客户端下载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详情

年销剑指400万,“一个吉利”的体系性胜利

华山论剑 | 10-16

342361

当“内卷”成为整个行业共同的痛时,吉利控股集团却以前三季度总销量超295万辆,同比增长29%;新能源超159万辆,同比增长68%,新能源渗透率高达54%的好成绩,不仅创下了自己的历史新高,也成为令行业艳羡的增长模板。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第三季度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大关,成为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吉利控股集团今年全年突破400万辆已无悬念。按照2024年全球汽车集团的销量排名,吉利控股集团有望跻身前六。

强劲增长的背后,是吉利控股集团近年来围绕智能电动化转型,聚焦汽车主业,坚持科技创新,拥抱智能AI变革,长期坚持科技投入的结果。

它用自身的高质量增长证明,中国品牌已经具备了在技术、品牌和全球市场上,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综合实力。

1、回归“一个吉利”,从分散出击到协同作战

分析吉利销量增长的原因,必须回溯到去年9月发布的《台州宣言》中提出的“回归一个吉利”的战略决定。

在过去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吉利严格践行“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战略稳健、战略人才”五大举措,完成了极氪和领克的“双剑合璧”,并进一步推进吉利汽车与极氪科技的合并事项。

这一系列整合的目的非常明确——通过品牌整合,打破内部壁垒,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从品牌布局看,极氪定位“豪华、极致、科技”,瞄准30万以上市场;领克专注“潮流、运动、个性”,主打20万及以上高端市场;吉利银河定位“高价值的主流新能源品牌”,覆盖10-20万元主流市场;吉利中国星守住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从结果看,这四大品牌形成有效互补的良性生态,成为各自细分市场的佼佼者:吉利银河作为“新能源精品车引领者”,前三季度销量达87.5万辆,同比猛增206%,成为集团销量增长的主要引擎。领克品牌前三季度销量突破24万辆,同比增长24%,站稳主流合资品牌价格区间。极氪品牌前三季度交付超14万辆,成为豪华新能源车的首选。

以今年市场最热门的大型SUV市场为例,吉利一口气推出了银河M9、领克900、极氪9X三款车型。其中,银河M9以“价值重构”颠覆20万级SUV市场,市首日大定订单就突破2.3万台,成为市场最炙手可热的“全能选手”;领克900用“技术平权”站稳30万级高端市场,上市四个月累计交付超3万台,8月单月达7380台,产能也突破7000台/月,稳居细分市场前三;极氪9X以“全能标杆”冲击50万级豪华市场,上市13分钟订单破万,70%用户来自原有50万元以上车型的增换购,印证了吉利高端化战略已获市场认可。

在新能源车高歌猛进的同时,吉利燃油车板块同样表现不俗。吉利中国星系列前三季度销量突破91万辆,逆势同比增长5%,证明吉利没有因电动化而放弃燃油车市场,而是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稳健策略。

此外,海外市场也成为吉利销量的重要增长点。前三季度,吉利汽车海外出口销量近30万辆,其中9月新能源海外销量达14,631辆,占出口总量36%。从英国到澳大利亚,从阿联酋到捷克、奥地利、瑞士,吉利的全球化布局正从简单的“产品出口”向“品牌落地”升级。

可以说,“回归一个吉利”后四大品牌的协同发展,为中国汽车品牌的向上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路径借鉴。

2、从千里浩瀚到全域AI,吉利重构汽车产业竞争逻辑

如果说,四个品牌协同发展是“一个吉利”的显性成果,那么,其背后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一个吉利”下的技术整合和前瞻性投入。

以辅助驾驶为例,在整合之前,不同品牌都有自己的辅助驾驶系统和研发团队,资源分散,容易重复投入。今年3月,吉利推出统一的千里浩瀚辅助驾驶系统,这套系统最大的创新在于其分层能力——从H1到H9五个层级,最低标配100TOPS以上算力,最高可达1400TOPS算力,覆盖各品牌全系不同价位车型。

领克900成为搭载千里浩瀚H7的首款车型,其辅助驾驶能力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之后,包括极氪9X、全新极氪001等车型也均搭载了千里浩瀚H7系统,搭载H9系统的极氪9X也将于11月底开始陆续交付。此后,包括银河星耀6和中国星全新东方曜系列也宣布了千里浩瀚H3系统上车,让十万级车型也能享受辅助驾驶带来的便利和安全提升。

在智慧座舱方面,今年8月,吉利宣布聚焦“一个座舱”,通过统一的AI OS架构、统一的AI Agent、统一的用户ID,实现AI座舱All in One。同时,吉利发布了基于5层AI座舱原生架构打造的新一代AI座舱操作系统——Flyme Auto 2,并首发了全球首个可大规模上车的汽车超拟人智能体“Eva”, 不同于传统的语音助手,Eva能理解、会思考、可预判、会执行,是一个更聪明、更懂用户、更有趣的出行伙伴,引领座舱正式进入AI新时代。

事实上,早在今年1月,吉利就正式发布了行业首个“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将AI技术贯穿于架构、动力、底盘、座舱等智能汽车全域。AI座舱的发布,正是这一技术体系开花结果的体现局,也是吉利对汽车产业发展的重新定义。

这些创新技术的开发和持续投入,正是吉利在市场上屡创新高的根源所在。因为在新能源时代,技术已经成为品牌溢价的重要支撑。

正如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所说:“造车,我始终认为就是一场马拉松长跑,就是要把别人看不见的东西扎扎实实地投下去。2021年到2025年,吉利的研发费用投入了1000多亿元;近11年,整个吉利总研发投入超过了2500亿元。前面几年,已经完成了我们的基本投入期,现在进入了‘收获期’。”

结语

当行业还在价格战的泥潭中内卷、在技术路线的迷雾中徘徊时,吉利用一场“回归一个吉利”的自我革命,为中国汽车产业上了一课:真正的竞争,早已从单一产品的搏杀,升维至整个产业生态与体系力的对决。

从“三电自研”的硬件基石,到“全域AI”的软件灵魂,吉利完成了从汽车制造商到科技整合者的关键一跃。“一个吉利”的战略精髓,不在于简单的收缩与合并,而在于从“分散出击”到“协同作战”的转变,它让技术、供应链与品牌力形成了无懈可击的“飞轮效应”。

吉利的故事证明,穿越产业周期的密码,并非追逐每一个短暂的风口,而是坚守长期主义,构建一个能够内生进化、协同共荣的生态系统。这不仅是吉利的体系性胜利,更预示着中国汽车工业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在下一赛段“引领”的全新竞争逻辑。

水滴汽车公众号
扫码关注,获取更多汽车资讯
水滴汽车
扫码下载水滴汽车APP

热门评论(0)

加载更多

热门车系资讯

更多 >

D7 DMH

12.58-14.58万元

雅阁

17.98-25.98万元

奥迪 e-tron

54.68-64.88万元

杰德

12.99-18.38万元

思域

11.99-16.99万元

  1. 北京水滴交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水滴汽车 京ICP备17030485号-2 京公网备 110101020036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