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中庸之道”(下):15年深度体验中国345城第1人之(八)
1号纪实 | 07-27
19655
作者 | 陈 全
责编 | 郑先龙
编审 | 陈 成
出品 | 1号纪实
上篇向大家介绍了武汉的 “中庸之道”,下篇主要与大家聊聊我与武汉的一些故事。
结缘武汉:从襄阳到武汉的转折
作为武汉人,我在这个城市只待了六年多的时间,最为难忘的是 2001-2003 年期间在武汉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的经历。这段 “工作日上班、休息日上学、全年无休” 的艰苦求学时光,比四年大学生涯更加令人难忘。
武汉虽然高校众多,但我高考填志愿时缺少专业指导,满脑子都是北上广深和江浙一带的大学。大学毕业时,我想起了家乡的好,恰逢当时最大的中法合资企业神龙汽车公司刚成立不久,每年都会择优招收一些重点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于是便将其作为第一优先的就业单位去争取。由于我就读的江苏理工大学(现江苏大学)位居中游,又没有任何东风集团的熟人能为我牵线搭桥,内心十分忐忑。好在凭借优秀毕业生和英语六级这两个优势,再加上面试环节表现不错,最终得以录用,不过被分配到了神龙汽车公司位于襄阳的工厂(主要负责发动机、变速箱和车桥三大件制造)担任技术员。
直到2001年初,我被调到武汉总部,才真正成为武汉人。不久后,我考上了武汉大学MBA,也算是弥补了没在武汉读书的遗憾。
求学时光:穿梭于东湖与校园间
那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几乎每个周末两天都要往返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武汉大学凌波门之间,东湖南路是必经之路,东湖和樱花成了最动人的陪伴。
东湖,长江右岸的湖泊,位于武汉市城区东部。全湖面积约32平方公里,湖泊容积8150万立方米,是武汉市的重要水源地、水产养殖基地,也是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武汉是我国水域面积最大的城市,有大江大湖大武汉的美誉,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汤逊湖也在武汉。图为东湖(长江日报记者 金振强 摄)
东湖周边聚集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26所高等院校,以及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等56个国家、省、部属科研院所,还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中国光谷)、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美术馆,文化底蕴深厚。
东湖自古就是游览胜地和楚文化中心,楚风浓郁,楚韵精妙。行吟阁名播遐迩,屈原纪念馆内涵丰富,楚天台气势磅礴,楚才园名人荟萃。东湖还是解放后毛主席除中南海外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足见其湖光山色之宜人。
若想全方位领略东湖的美,既可选择乘船游览,听湖水拍打着船舷,近距离欣赏湖边景致;也可登上东湖之眼摩天轮,当轿厢缓缓上升,整个东湖的美景尽收眼底,湖光山色与城市风光交相辉映,令人陶醉其中。
▲ 东湖美景(陈 武 摄)
东湖的四季各有不同景致。春天,这里是花的海洋:桃花嫣红,像少女娇羞的脸庞;金黄的油菜花、五彩的郁金香也争奇斗艳。尤其是位于武汉东湖磨山景区南麓的东湖樱花园,已成为世界三大赏樱胜地之一。园内有 80 多个品种、万余株樱花,樱花期从3月上旬至4 月初,亭台楼阁与樱花相映成趣,还有夜樱景观,美如梦幻。夏天,绿树成荫,荷叶田田,荷花在绿叶间亭亭玉立,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尽情绽放,散发出阵阵清香。秋天,湖畔的树木换上五彩斑斓的盛装,枫叶如火,银杏叶金黄,梧桐叶深褐,层林尽染,倒映在湖水中,美得如诗如画。冬天若下了雪,东湖银装素裹,宛如童话世界。
▲ 东湖樱花(刘绪宪 摄)
武汉大学校园内的樱花颇有盛名,约有1000多株,每年三月中旬至下旬盛开,花期13至20天,樱花与建筑相映成趣,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初春的武汉大学,像是被施了魔法。樱花大道率先苏醒,樱花突然齐齐绽放,粉白的花苞挤满枝头,在料峭春风中轻轻摇晃,等待盛放的契机。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掠过珞珈山,千万朵樱花如云似霞,花瓣层层叠叠,将整条大道织成梦幻的花廊。微风拂过,花枝轻颤,细碎的花瓣便簌簌飘落:有的坠入砚湖,漾起圈圈涟漪;有的停在肩头,像是春天写给学子的情书。
▲ 武大樱花与东湖樱花遥相呼应(车海浪花 摄)
在武大读书期间,我偶尔会捧着案例集坐在樱花树下研读。斑驳的光影透过花枝洒落,粉白花瓣轻轻落在书页间,为严谨的商业理论添上几分诗意。图书馆外的老樱树,枝干虬曲苍劲,却缀满娇嫩花朵,见证过我备考时的紧张忙碌,也见证过顺利通过后的喜形于色。暮色降临时,华灯初上,暖黄灯光映着晚樱,朦胧中仿佛时光都变得温柔。樱花一开一落间,不仅装点了校园,更温柔包裹着这段充实又难忘的求学岁月。
陪伴家人:游历梁子湖与东湖
今年回武汉游学期间,我和二哥专程把老爷子接到武汉休养几天,一同游历了梁子湖和东湖。
从东湖往南不到一小时车程,就是武汉梁子湖风景区。梁子湖由武汉与鄂州共管,是湖北省容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也是全国十大名湖之一。湖面辽阔,宛如一块碧玉,有 “天然绿宝石” 之称。
▲ 梁子湖美景
那天清晨,老爷子指着九曲桥感慨:“你小时候说这桥能走到云里去。” 那时的他脊梁挺得笔直,如今背已微驼。听着湖水轻拍桥墩,看着竹筏在涟漪中缓缓划过,时光仿佛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 陪着老爷子在湖边散步(洪 静 摄)
▲ 与老爷子在梁子湖风景区(洪 静 摄)
中午在湖边的渔家坐下,不一会儿,木桌上就摆满了地方美味。小干鱼煎得金黄酥脆,连骨刺里都浸着浓香;小鱼小虾裹着面糊炸得蓬松,咬开还带着湖水的鲜味。再配上新摘的芦苇杆清炒,脆嫩中渗出淡淡苇香。
▲ 在鄂州梁子岛上共享当地的美味佳肴(洪 静 摄)
职场得失:在神龙的成长与离开
接下来谈谈我在武汉工作的得失体会。
神龙汽车公司作为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2021 年与FCA合并为 Stellantis 集团)和中国东风汽车集团这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合资的国家重点项目,1992年成立后,很快与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形成“三强争锋”的格局,在90年代的中国汽车行业声名显赫,为武汉市的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
从1995年加入到2005年离开,我在神龙工作了11个年头。1999 年成长为工厂最年轻的室经理,2001年调到武汉总部工作后,一年左右又晋升为公司最年轻的分部主任(相当于副处级)。一个毫无背景的年轻人是如何实现快速成长的呢?这颗 “新星” 为什么要离开一艘 “巨舰”,跳进民营经济这片未知的大海呢?
▲ 1992年9月,神龙生产的第一辆富康轿车下线时的情景(神龙汽车宣)
▲ 随着神龙汽车等传统车企陷入困境,武汉经开区正在抢抓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机遇,
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图为武汉经开区东风大道全景(车谷融媒提供)
我回顾这段经历,重点是想给职场人士分享两个话题:
一是如何看待事业上的贵人。一个人实现事业成长,有点类似于小鸡破壳而出的过程,不能靠人工帮助剥壳。因为小鸡逐渐积累破壳而出的力量,是其形成生命力必须经历的过程。人为从外部帮助小鸡出壳,看似好心,却会导致出壳后的小鸡因发育不全而死亡或缺乏生存能力。
这个道理告诉我们,自助者天必助之,依赖他助者难负重任。年轻人要立足于自我奋斗,不要过多寄望于贵人相助;为人父母,更不要过多干预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不要怕孩子吃苦而想方设法为其铺设人脉,乃至给他养成走捷径的坏习惯。
那么贵人不重要吗?当然很重要。贵人就像是你冬天里的一把火、高原上的一瓶氧气,能在你困顿时增添勇气、迷茫时拓展视野、瓶颈期占据先机。我在神龙公司工作期间,就遇到过几位事业上的贵人,尤其是毛传和书记、张华兵主任、张泽涛书记三人,对我的成长帮助很大。我只是认为:贵人只会青睐那些自身努力且有潜力的人。有些人总感叹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这种怀才不遇的心态要不得。如果你清楚哪些人可能成为你的贵人,找机会主动出现在其视野中并显露出千里马的潜质,其实伯乐也常有。
二是谈谈跳槽的利弊和时机。现代社会不再尊崇那种一辈子守着一个单位的所谓 “忠诚”,而是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对于职业人来说,死守愚忠或频繁跳槽都不可取,一定要审时度势,把握好跳槽的时机。如果所在单位发展前景良好且价值观正向,千万不要因一时不顺利就轻言放弃,而要迎难而上,历练自己破壳而出的能力。因为职业变动可能是机遇,也极可能是陷阱。但如果所在组织发展前景黯淡,或者你非常不认可主要领导的价值观,那么就是转换赛道的最佳时机,要当机立断跳槽,因为 “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之所以离开神龙汽车,就是因为对其价值观认可度越来越低,故而不看好企业的未来。后来的事实也印证了我离开的时机是合适的。
各方视角:不同人眼中的武汉
我上篇介绍了武汉的 “中庸之道”,这里分享几个人的访谈,从不同角度了解大家是如何看武汉的。
我的岳父岳母算是比较地道的武汉人。他们从小就听上辈人说 “十里洋场大上海,大江大湖大武汉”,武汉有比肩上海外滩的汉口江滩、万国建筑群,有着老汉口的浑厚底蕴,这便是他们对武汉的深刻印象。
▲ 上图为武汉“江汉关”,下图为江岸区工农兵路上的古德寺 (张晓庄 摄)
当然,他们愿意长期定居于武汉,既是因为这里有与他们志趣相投、相互帮扶的亲朋好友,也是因为喜欢武汉街头巷尾的烟火气。在他们眼里,武汉人的一天,那必须从“过早”开始。热干面、蛋酒绝对是“过早首选”,面窝、豆皮也是心头好。位于武昌古城核心区的户部巷,承载了老武汉人的诸多美好生活记忆。这条有400多年历史的巷子,被誉为 “汉味小吃第一巷”。
▲ 武汉户部巷(张晓庄 摄)
我的二哥是一名优秀的物理老师。从县城镇上的中学被选调到武汉东湖中学已经二十多年了,如今临近退休。他对武汉的城市面貌变化非常认可,比如武汉已建成的总绿道长达2426公里,其中东湖绿道全长102公里,很受欢迎。尤其是傍晚和周末,游人如织,这里已成为众人心中的理想家园。武汉的交通也很发达,到哪里都方便。他也有两个期待:一个是就业机会能更多些,以减轻年轻人的就业压力;二是路边摊经济和夜间经济虽然有一定现实意义,但也需要适度治理,避免扰民或污染环境。
▲ 东湖绿道(陈 武 摄)
▲ 武汉经开区后官湖南岸的湖泊景观绿道 (张晓庄 摄)
郑先龙是我的一位前同事。他曾为神龙的宣传事业殚精竭虑,去年退休后,一边照看孙子辈,一边从事自己热爱的传媒事业。在他看来,武汉既带着 “中庸之道” 的沉稳,也不缺那股子敢闯敢拼的狠劲儿!
以位于武汉经开区的汉南通用航空机场为例,该机场2017年投入运行,占地面积919亩,跑道长2400米、宽45米。这里具备航空运动、通航运营、通航飞机总装等三大功能,曾举办世界飞行者大会、军运会跳伞比赛等国际赛事,还开通了至十堰、荆州的低空短途客运航线——这是湖北省首条商业运营的短途客运航线,使武汉在低空经济领域走在了前列。
▲ 武汉经开区汉南机场试飞热气球时的情景 (张晓庄 摄)
唐兰兰是一名资深幼儿教育工作者,不久前刚刚创业。她在武汉生活了二十多年,见证了武汉的巨大发展变化。她对武汉的看法是“千回百转”的存在:少年时代的武汉就像一座巨大而嘈杂的客运中心,年岁渐长后才明白,这是武汉的有容乃大。武汉并不排外,外来人口超过三百万,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城市。其中仅在武汉求学的大学生就有百万之多,使武汉成为全世界在读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城市。
▲ 武汉东西宽 134 公里,南北长约 150 公里,比上海市还要大出两千多平方公里,面积接近于5个厦门、8个香港、4个东京、12 个新加坡、80个巴黎。作为目前我国拥有六环的四个城市之一,武汉六环全长约560公里,是现阶段国内最长的省内绕城公路。图为武汉经开区东风大道与武汉三环线立交桥夜景 (张晓庄 摄)
在她看来,今天的武汉被建设得美好和便捷,未来则动力十足、充满机遇。她期望武汉当政者可以带着大家从江湖走向大海,去经历更大的挑战,创出更大的天地。长路漫漫、贵在坚持。就像已然成为武汉体育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的“武汉马拉松赛”。
▲ 图为武汉马拉松赛事通过武汉长江大桥时的情景 (长江日报记者 金振强 摄)
严昌杰是一名来自外地的武汉大学大一学生。他对武汉的认识更多属于第一印象:人很多,一个城市分三个中心很奇特,有江有湖、风景好,很适合骑行。饮食很有特色,比如卖到全球的精武鸭脖、吉庆街的油焖大虾。吃完了可以去全国最长的步行街之一 —— 江汉路步行街走走,街道两旁,欧陆风格、罗马风格等各类建筑林立,历史建筑见证着往昔的繁华,让江汉路成了 “二十世纪建筑的博物馆”,逛起来的感觉如同成都宽窄巷子。当然,他目前对武汉的天气还不适应,夏天湿热,冬天湿冷,感觉治安不如成都那么让他安心。
▲ 武汉美食名片之一的精武鸭脖形象展示(洪璟怡 摄)
▲ 武汉江汉路(洪璟怡 摄)
民宿体验:后官湖畔的宁静时光
最后聊聊本期体验的一家民宿,它位于武汉经开区与蔡甸区交界处的东风凤凰城二期。推开民宿的门扉,每一间客房都彰显着主人的艺术追求。临湖落地窗如同巨幅画框,将后官湖的潋滟波光、远处的葱茏山色尽数收揽,化作室内流动的风景画。日间看夕阳将湖面浸染成鎏金琥珀,夜里枕着轻柔的水波声渐入梦乡,清晨又被林间清脆悦耳的鸟鸣唤醒。这片静谧之地,让此次武汉游学之旅实现了 “知识探索”与“身心放松”的完美交融。
▲ 两图为后官湖畔的民宿(张晓庄 摄)
武汉游记上下篇至此虽已告一段落,但我对武汉的感念却犹如江水般川流不息。欢迎大家到武汉来:慢慢逛,狠狠吃,再跟热情直爽的武汉人咵咵天,品出这座城市独有的魅力!
【后 记】
于黄鹤楼头望尽古今风云,在光谷与车谷的产线间见证时代革新,从户部巷的烟火里拾得市井温情,于东湖的樱雪间触碰岁月诗意。武汉将“中庸之道”深融于血脉,又以“敢为人先”的狠劲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当后官湖的涟漪轻拍民宿窗棂,我忽然懂得:武汉的魅力从不在单一标签里,而在江湖气与书卷气的碰撞中,在古建筑与摩天楼的对话间,在每一碗“过早”的热干面碗底,在每一次产业转型的铿锵步履中。
此程暂别,下期游记,敬请期待。
作者简介
陈全,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武汉大学硕士毕业,壹号传媒战略合伙人,曾任央企和民企汽车厂家高管、成都三和企业集团(中国汽车文化引领者和西部标杆经销商)CEO,中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会副会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特聘专家,现任四川省汽车贸易商会名誉会长,是中国汽车界知名职业经理人。倡议并践行“深度体验中国345城”第一人。
研究牛人,书写牛人,成就行业第1人。专访人物数量2000+如果你或身边朋友,有好看的创业人物故事,欢迎联络我们。壹号传媒主要业务:1、百度词条;2、抖音号、视频号代运营;3、企业家深度人物专访;4、公众号代运营;5、企业形象宣传片摄制;6、企业对外宣传撰稿和媒体发稿;7、企业家自传、企业传撰写;8、企业新闻发布会;9、公关传播全案承接;10、企业管理咨询;11、企业危机公关;12、高净值人群一对一定制服务。欢迎投稿、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