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双揽终身质保":一场关于品质自信与服务革新的价值突围
水滴 冯新伟 | 03-24
46011
品质背书:硬核实力构筑终身质保基石
在3月21日服务品牌焕新发布会上,一汽-大众针对揽境、揽巡两款旗舰SUV推出的"整车终身质保"政策,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引爆行业。相较于行业普遍的3年/10万公里基础质保,或是部分品牌推出的核心部件延保,一汽-大众此次将质保范围扩大至整车所有零部件,且不设年限与里程限制,堪称史无前例的诚意之举。
这种底气源于其严苛的品质管控体系:每款新车需经历45周8000公里烂路强化测试、10万公里耐久交变试验,以及远超国标的10万次车门开关测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众独有的康采恩腐蚀试验,通过模拟12年盐雾侵蚀环境,确保车身防腐性能。正如一汽-大众技术负责人所言:"我们用造航天器的态度打造汽车,每个焊点的强度都经过3D激光检测。"这种近乎偏执的品质追求,使得揽境揽巡具备了挑战终身质保的底气。
在制造工艺层面,一汽-大众更是将德系精工发挥到极致。冲压环节采用全球顶尖的伺服压力机,精度控制在0.02毫米以内;焊接车间拥有800多台机器人,自动化率达到85%;涂装工艺采用空腔灌蜡技术,车身防腐寿命可达12年。正是这些看不见的技术细节,构成了肉眼可见的品质保障。
服务升维: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破局之道
在汽车行业陷入价格战泥潭的当下,一汽-大众选择以服务升级破局,展现出头部企业的战略定力。其"心喜之旅2.0"计划中,除了整车终身质保,还包含7年以上车辆保养一口价、老客户置换补贴翻倍等创新举措。这些政策看似增加成本,实则构建了更深层的用户粘性——数据显示,忠诚客户的单台车全生命周期价值可达新车的3倍以上。
这种转变折射出行业发展的深层逻辑:当硬件配置趋同,服务体验正在成为新的竞争高地。参考国际成熟市场经验,奔驰、雷克萨斯等高端品牌早已将终身质保作为服务标配。一汽-大众此举或将倒逼全行业从"以价换量"的粗放竞争,转向以品质和服务为核心的精细化运营,最终惠及广大消费者。
在服务网络布局上,一汽-大众同样展现出王者风范。全国1600家授权经销商如同毛细血管般覆盖城乡,即便在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也能提供标准化服务。德国原厂认证的千余种专业工具、全球统一的作业流程、100%原装备件储备,确保每次维修都能达到"宛若新生"的品质标准。更令人惊叹的是其人才储备:3万名服务人员中,超十年经验的资深技师占比近四成,技术经理中更有六成年资超过十年,这种匠人精神的传承正是服务品质的隐形保障。
行业启示录:从价格内卷到价值跃迁
当前中国车市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价格战愈演愈烈。某头部车企半年内五次官降,另一品牌终端优惠幅度突破30%,行业平均单车利润同比下降45%。这种饮鸩止渴式的竞争,不仅损害品牌形象,更透支产业未来。在此背景下,一汽-大众的服务升级战略更具示范意义。
从商业本质来看,汽车消费已进入"后价格战时代"。J.D.Power数据显示,消费者购车决策中服务质量权重已从2019年的12%升至2024年的28%。这意味着单纯的价格比拼已无法满足需求,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才是制胜关键。一汽-大众"心喜之旅2.0"的15项权益,覆盖从售前咨询到售后保养的全场景,尤其是"20公里免费取送车"、"1小时极速保养"等服务,直击用户痛点,彰显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背后的商业模式创新。通过"保养套餐"、"老客户置换补贴"等设计,一汽-大众成功将一次性购车交易转化为持续性服务关系。这种"锁客"策略不仅提升用户粘性,更创造了稳定的售后利润池。据统计,实施类似策略的豪华品牌客户留存率提升67%,售后服务毛利率高出行业均值42个百分点。
未来图景:服务驱动的价值共生
站在行业变革的十字路口,一汽-大众的服务升级战略具有多重启示。对于车企而言,单纯追求销量增长的时代已经终结,构建以用户价值为核心的生态体系才是王道。这需要打破传统制造业思维,将服务视为产品力的延伸,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服务流程的重构。
在技术赋能方面,一汽-大众正在探索"服务元宇宙"的可能性。通过AR远程诊断系统,用户可在家中获得德国专家的实时技术支持;VR虚拟展厅让用户足不出户体验试驾乐趣;区块链技术确保服务记录不可篡改,进一步夯实信任基础。这些创新正在重塑服务的内涵与外延。
从社会价值维度考量,终身质保政策还具有深远的行业示范效应。它打破了"保修期即责任终止"的行业潜规则,建立起企业与用户长期利益共同体。这种责任担当不仅提升了品牌形象,更为中国制造赢得了尊重。正如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赵福全教授所言:"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像一汽-大众这样回归产品本质,中国汽车才能真正实现从大到强的跨越。"
结语:
一汽-大众"双揽终身质保"的推出,既是产品自信的体现,更是行业觉醒的信号。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唯有坚守品质底线、回归用户价值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立于不败之地。期待更多车企加入这场服务升级的浪潮,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当价格战的硝烟散去,真正留在消费者心中的,永远是那份超越期待的真诚与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