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电动化不讲概念只拼效率,广汽领程T9上市
水滴 吴优 | 11-21
33433
2025广州车展上,广汽领程发布了新能源重卡T9,起售价43.99万元。这台车的出现,并没有刻意走“参数轰炸”路线,而是更清晰地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新能源重卡,能不能真正适配高强度运营场景。

T9主要面向港口、矿区、钢厂等固定线路、高频运输环境,这些场景对车辆的要求其实非常直接:能耗要低、自重要轻、稳定性要高。也正因如此,广汽领程没有选择“油改电”,而是从零开始进行正向研发,从平台结构层面重新定义电动重卡的技术逻辑。这种路线周期更长、成本更高,但换来的,是更适配电动化需求的底盘结构和整体效率。

在能耗方面,T9搭载自研三电系统,整车综合电耗控制在1.1kWh/km左右,这一数据的意义,并不在于“好不好看”,而是直接影响车队运营账本的真实成本。重卡每天高频跑车,哪怕每公里节省一点电,长期累积都是可观的差距。

另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亏吨”。新能源重卡因电池系统普遍偏重,往往会压缩载货空间。T9通过轻量化设计,将整车自重控制在8.9吨左右,比不少同级车型更轻,这在实际运营中意味着更大的有效载重空间,也是司机和车队更能直观感受到的变化。
在设计层面,T9并没有过多强调视觉冲击,而是采用低风阻车身结构,风阻系数降至0.4Cd,这类设计更多服务于能耗表现和稳定性,而不是单纯的“外观表达”。

智能化方面,T9的重点并非炫技,而是围绕运营管理展开,例如能耗分析、远程监控、路线优化及车辆状态管理等功能,更多是为车队管理者提供工具,而非强调驾驶层面的“智能体验”。这种思路也更符合商用车的实际属性。
补能体系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广汽领程与华为合作推进兆瓦级超充网络,目标将补能时间压缩到20分钟以内,目前正优先覆盖大湾区物流干线。但从现实角度看,补能网络的成熟度仍需要时间,这依然是新能源重卡能否大规模普及的关键变量。

从整体来看,T9并不是一款试图“制造话题”的产品,而更像是一次偏务实的产品表达。它没有刻意渲染“颠覆”,而是用能耗、载重、结构优化这些看似冷静的数据,回应行业真实存在的使用痛点。
在新能源重卡从“概念导入期”走向“效率验证期”的过程中,T9更像是一个信号:市场正在从看热闹,转向算细账。谁能真正跑得省、用得稳,谁才有可能在接下来的竞争中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