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详情

连续两年落户重庆,第32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十月召开

驾域AUTO | 09-23

19679

9月22日,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2025)和汽车创新技术展(AITX)媒体沟通会在渝召开,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福深表示,2025年会将于10月21-24日举行,这也是该项活动连续两年落户重庆,尚属首次。

据介绍,本届年会聚焦整车节能、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基础共性、整车集成及性能、智能制造及装备6大技术领域,覆盖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年会采用“会”、“展”、“赛”多种形式,策划了130余场活动,将吸引来自全球超过30个国家的上万名汽车科技工作者和行业翘楚共襄盛会。据主办方透露,届时预计会有10余位院士、100位国内外主要汽车企业和科研机构负责人(CEO/CTO)出席。

今年的展会也明显升级,在年会原有展览基础上,全新打造了“汽车创新技术展(AITX)”独立品牌,截至本月初,AITX确认展商近200家,涵盖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智能网联、新能源、测试检测等全产业链关键领域,预计专业观展人次将达 30000 人次。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侯福深)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3.0》发布在即

作为本届年会的重头戏,《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3.0》(以下简称“路线图3.0”)将高度吸引业界关注。

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助理、国汽战略院副院长郑亚莉介绍,路线图3.0的研究编制工作自2024年初启动,组织了来自汽车、能源、交通、材料、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2000余位国内外专家深度参与,围绕节能、新能源、智能网联、共性支撑、智能制造五大技术群及26个专题,开展了历时18个月的研究研讨,最终形成行业广泛共识,路线图3.0将于今年10月底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上面向全球同步发布中英文版本。

郑亚莉称,在路线图1.0“1+7”、2.0的“1+9”研究框架基础上,路线图3.0重新构建了“1+5+X”研究架构(即1个总路线图、5个技术群、26个研究专题),建立了总报告与专题、专题与专题之间的纵横联动协同机制,更加突出开放中立与国际赋能。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助理、国汽战略院副院长 郑亚莉)

路线图3.0科学研判汽车科技变革趋势,系统梳理产业发展态势动向,客观评估技术发展现状问题,深入剖析新时期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特征、新需求,研究提出了面向“十五五”及未来15年的汽车产业发展愿景、总体目标与技术路径,将为我国汽车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提供全局性、系统性的行动指南,也将为全球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贡献中国智慧。

值得关注的是,路线图3.0重点关注复杂国际局势下,AI革命、能源革命、交通方式变革等对汽车产业发展全局的重大影响,比如:传统能源乘用车全面混动化的发展瓶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增长的可持续性、插电混动技术路线的发展定位、高级别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节奏和推进路径、汽车智能制造与全面数字化转型的路径问题等。

“1+5+6+X”立体架构,学术引领持续强化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广的综合性科技盛会,每一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都堪称风向标。以本届年会为例,不但有全新打造的“1+5+6+X”立体化会议体系,在学术引领方面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1+5+6+X”是会议规格与规模的体现,其中,“1”为开幕式暨全体大会,作为核心环节,其将汇聚全球政产学研顶尖力量,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中国坐标与路径指引;

“5”指的是五大主论坛,精准覆盖产业关键领域,演讲嘉宾阵容强大,已经邀请到30余位国内外行业院士、全球知名企业领袖以及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顶尖专家学者,他们将带来最前沿的技术分享和行业洞察;

“6”指的是围绕6大技术领域策划组织的100场专题会议,覆盖汽车领域以及能源、材料、装备、信息、通信、交通等交叉领域,构建“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落地”的全链条交流生态;

“X”是说有X场同期活动,融合第十二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2025电动汽车智能底盘大会、2025国际汽车数字化与智能制造大会等垂直领域品牌会议赋能年会,继续组织中国汽车技术首脑(CTO)闭门峰会、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学会第十届理事会会议、学会科技委员会会议、车辆工程基金项目创新成果产研论坛等,首次组织汽车新青年成长营、国产芯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闭门会、车路云一体化多车企跨城应用实践演示与体验等多项重磅活动。

就学术水平和影响力而言,本届年会紧扣全球汽车产业变革脉搏,聚焦“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三大转型方向,不但衔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技术体系,以战略高度洞察变革本质,以学术引领赋能产业发展,还将重磅举行汽车工业饶斌奖颁奖、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授予仪式等行业盛典,权威发布2026年度中国汽车十大技术趋势、汽车行业透明供应链平台、车路云一体化甲所行动组织等近30项标志性成果及白皮书。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来自高水平学术团队的论文和报告数量以及企业首发量产技术集中展示增长比例将超过20%。

此外,展会期间还将举办“工业 1 小时・创新发布”、产学研对接、采购配对会、科创项目路演等精准对接与交流等系列活动,为展商搭建起“展示+交流+合作”一站式平台。据透露,采购对接会已提前收集20余家整车企业的采购需求,将组织展商与采购方开展一对一洽谈,切实提升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效率。

我国汽车产业迎五大体系化重大转变

侯福深认为,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不是单一链条、单一领域的进步,而是一场以“汽车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引领下的全面系统性重塑。这场以汽车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创新为内核,以庞大多元的市场需求为牵引,由产业生态和科技创新共同驱动的深刻的汽车产业变革,其主要标志是汽车技术体系、创新体系、产品体系、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等五大体系化转变。

一是技术体系实现了从“以车辆工程为主体”向“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交叉融合”的转变。过去,汽车产业技术体系以机械工程为主导,今天,已经转变为以汽车“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深度融合的技术体系。当前,汽车技术内核已从机电一体化,逐步进化为集“机械、电子、算力、数据”于一体的超级智能移动终端,软件定义、数据驱动成为普遍共识,跨学科、跨领域交叉融合已成为创新常态。

二是创新体系实现了从“链式研发”向“网状结构、AI赋能”的转变。传统的线性、链式创新体系正在被网状化、平台化的创新体系所取代。人工智能深度赋能研发全流程,从基于大数据的用户需求洞察和产品定义,到AI辅助的电池材料研发,再到智能驾驶虚拟仿真测试等各个领域,创新效率显著提升。通过这种体系,形成了基于数字化的“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的完整闭环,奠定了我国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根基。

三是产品体系实现了从“以传统燃油汽车为主体”向“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主体”的转变。相关数据显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市场的主体,这一转变在消费端的感受更为直观。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市场渗透率从2014年的0.3%大幅提升至40.9%。2025年1-8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攀升至45.5%。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1-7月,我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乘用车新车销量为775.99万辆,同比增长21.31%,渗透率为62.58%。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等汽车智能化配置已经成为市场新车型的亮点和消费者选购的重要考量。

四是产业体系实现了从“以合资品牌为主体”向“以自主品牌为主体”的转变。这是中国汽车产业近年来最深刻的格局重构。2020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为38.4%,2025年1-8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跃升为68.8%。在中高端乘用车市场,自主品牌凭借新一代新能源汽车产品成功站稳脚跟,这标志着产业格局和体系发生了质的变化。

五是市场体系实现了从“以国内市场增量为主体”向“以海外增量为主体”的全球化市场体系转变。我国汽车出口一度徘徊在百万辆关口。2025年1-8月,汽车整车出口429.2万辆,同比增长13.7%。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同比增长87.3%,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成为出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出口市场从过去以亚非拉为主,逐步拓展至全球市场,从整车出口拓宽至技术和资本走出去。

正是基于如此行业背景,即将于10月21-24日在重庆举行的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毫无疑问将成为整个汽车行业的年度压轴大戏。

水滴汽车公众号
扫码关注,获取更多汽车资讯
水滴汽车
扫码下载水滴汽车APP

热门评论(0)

加载更多

热门车系资讯

更多 >

D7 DMH

12.58-14.58万元

雅阁

17.98-25.98万元

奥迪 e-tron

54.68-64.88万元

杰德

12.99-18.38万元

思域

11.99-16.99万元

  1. 北京水滴交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水滴汽车 京ICP备17030485号-2 京公网备 110101020036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