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拟出台强制性国标!兜底智能网联汽车安全
汽车K线 | 09-22
20329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护航中国汽车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中国再次对汽车业“重点关照”!随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快速普及,一部旨在纠正“自动驾驶”误解、遏制车企虚假过度营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即将出台,为行业划定统一安全基线,保障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汽车K线》认为,这对中国上市车企而言,将构成长期重要利好!
9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该标准填补了我国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产品安全基线空白,为行业准入、质量监督及事后追溯提供关键技术依据。近年来,配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汽车市场份额迅猛增长。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乘用车新车销量近776万辆,同比增长21.31%,渗透率升至62.58%。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规模化应用虽为产业注入动能,却也带来问题与挑战。今年3月,三名女大学生驾驶一辆小米SU7电动车在安徽高速路上碰撞后车毁人亡,更为行业敲响警钟。目前,智能网联汽车主要存在包括系统性能与标准、营销宣传语用户认知、驾驶员使用与监管、数据记录与事故追溯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标准构建了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安全基线,要求系统只能在其设计运行条件下激活。并从“提升产品能力表现”、“强化安全保障要求”、“规范系统使用方式”三个维度构建了“三重安全保障”,多维度规范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能力,支撑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提升。
针对单车道、多车道、领航辅助等不同功能,标准设置了人机交互、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数据记录等全方位安全技术要求。
同时,标准要求系统具备手部脱离检测以及视线脱离检测能力,一旦系统激活期间驾驶员出现手部脱离、视线脱离,系统应发出提示以及报警,在驾驶员未及时响应系统报警的前提下,系统应该可控地退出激活状态。此外,标准提出了使用说明、驾驶员培训、驾驶员状态检测、系统禁用等安全要求,以减少驾驶员对系统功能的“误用”,这也是支撑产业规范发展的关键一步。有专家表示,标准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行车安全提出更高要求,计划明年正式发布。强制性国标实施后,消费者购买具备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时,将看到统一的安全标准。这些变化不仅守护生命安全,也将引导整个产业和上市车企回归技术本质,聚焦真正的技术创新与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