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户呼声里长出来的“星”,藏着中国豪华的新答案
爱车联播 | 07-09
20640
六月的成绩单刚落地,享界S9就以单月4154辆的交付量,稳稳站在30万以上新能源轿车销量榜首。这串数字背后,藏着一个更有意思的故事:中国品牌啃了二十多年的“高端轿车”硬骨头,被这个年轻品牌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啃了下来——不是靠冰冷的参数堆砌,而是扎扎实实地和用户站在一起。
7月8日的北京,“悦享自成”2025享界用户星享之夜上,这种“站在一起”的感觉变得具体起来。没有花哨的噱头,没有空洞的口号,现场更像一场老朋友的聚会:大家聊新出炉的车标,讲和车有关的日子,甚至说起常去打卡的工厂。原来,享界的“豪华”,早就藏在这些和用户息息相关的细节里。
一枚星标:从用户的聊天记录里长出来的浪漫
“能不能换个更合心意的车标?”自享界S9上市,这个问题就在用户群里反复被提起。有人说“高级感别太冷冰冰”,有人盼“带点咱自己的文化味儿”,还有人较真“得一眼看出是中国设计”。这些带着烟火气的期待,没被当作风过耳。
当晚,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和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一起,揭开了全新车标的面纱。现场一片会心的笑——这标,确实长在了用户的审美点上。
六边形的骨架带着鸿蒙智行的家族印记,却用白银比例和G3曲率调出了东方特有的“留白”感,硬朗里透着点含蓄。中心的双层设计最是巧妙:上层星芒向外舒展,像星光漫开,应了大家要的“浪漫”;下层近三千圈微米级纹理,用电铸工艺做成“见光不见纹”的质感,摸上去细腻,看久了耐看。光线一动,整个标既有克制的高级,又藏着说不出的亲切。
从“想要新标”的朴素想法,到每个设计细节的敲定,享界没走“品牌说了算”的老路。他们翻遍了社交平台的讨论、App里的留言,甚至拉着车主开了好几场茶话会。最后呈现在眼前的这枚星标,哪是简单的设计?分明是和用户一起打磨出来的共识。
一群人聊天:豪华从来不是标准件,是过日子的“量身订”
“豪华是什么?”星享之夜没给标准答案,而是把话筒递给了车主。
奥运冠军杨家玉说,训练累了,零重力座椅的按摩能卸下一身乏;补妆镜的柔光刚好,不用眯着眼找角度——“它好像知道女生在意这些”。
科技奶爸李先生记得那个暴雨夜,视线被雨幕糊住的瞬间,4个激光雷达和CAS 3.0系统自动完成了避让、刹停,“那一刻觉得,它不只是车,是家里的一份子在护着我们”。
摄影爱好者陈先生最念着“晕车狗”的变化:以前带狗出门,后排总乱糟糟;现在享界的平稳行驶和“晕车舒缓模式”,让毛孩子能安安稳稳看风景,“想去哪就去哪的自由,是它给的”。
连体验官沈腾都笑着说,片场休息时,零重力座椅一躺,智能投影巨幕把剧本投得清清楚楚,“不用蜷着脖子看手机,这才是干活儿的舒服”。
这些故事里藏着个道理:豪华从不是4S店展台上的“标配清单”,而是能接住生活里各种细碎需求的“定制服务”。享界说的“享界样・就界样”,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你有你的赛场,我有我的家庭,它都能刚好接住。
一座工厂:敢让用户常来逛,才是真的有底气
北京密云的享界超级工厂,最近成了车主圈的“网红打卡点”。有人看完生产线,顺路去水库吃鱼;有人带孩子来认“车是怎么造出来的”;还有老两口把参观当成约会,说“看它造得仔细,咱开着才踏实”。
能让用户这么“常来常往”,是因为享界没把工厂当“禁地”。数字化柔性产线、AI质检系统、ADS智驾标定中心……这些听起来硬核的东西,都敞开给用户看。毫米级的精度控制、CT级蓝光扫描、双团队交叉质检,每辆车出厂前要过的“关”,明明白白摆在那儿。
有车主看完说:“以前总听说‘品控严’,直到看见工人拿着蓝光扫描仪一点点测缝隙,才知道严在哪儿。”更让人踏实的是,你在App上选的Nappa真皮、定制轮毂,甚至是小众的车身颜色,都能在产线上精准落地——“你选的,真能变成你的车”。
北汽集团的张建勇说得实在:“把造车的过程摊开给用户看,比说一万句‘品质好’都管用。”这份坦诚,让喜欢有了底气。
星享之夜的最后,余承东透了个消息:今年秋天,享界要上全新旅行车。没人觉得意外——一个总在听用户说话、把品质做扎实的品牌,推出新车型不过是水到渠成。
离场时,有人指着停车场里的享界S9,车标在路灯下泛着柔和的光。忽然明白,享界能在高端市场站稳脚,哪是靠运气?不过是把“用户”这两个字,从口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日子:你提需求,我认真听;你要品质,我敞开看;你过日子,我搭把手。
中国品牌的高端路,或许就该是这样——不追别人的标准,只和自己的用户一起,慢慢走出一条新的来。星享之夜落幕了,但那些和用户一起生长的故事,才刚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