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小米汽车,郑州日产重构硬派越野出行场景
高下立判 | 07-02
20661
当汽车产业加速向智能化转型,郑州日产以一场跨界合作亮出硬派越野品牌的新筹码。日前,郑州日产正式宣布成为小米 “人车家全生态” 首批合作伙伴,与比亚迪、广汽丰田等企业共同接入小米 CarIoT 生态体系。这一合作标志着郑州日产在智能化赛道的关键落子,更撕开了硬派越野车型与消费电子生态融合的全新想象空间。
首批人车家全生态合作伙伴落定,硬派越野与智能科技跨界融合
小米 “人车家全生态” 的核心在于通过 IoT 技术打通汽车、家居、移动设备的场景壁垒。对郑州日产而言,接入该生态意味着其产品将获得小米生态链的技术赋能 —— 从车载智能系统到户外场景化功能拓展,双方将围绕 “硬派越野 + 智慧生态” 的融合点展开探索。例如,郑州日产未来车型可通过小米生态实现多功能手电筒、户外蓝牙音箱、对讲机等接口功能的集成,将越野车辆从单一的交通工具升级为 “移动智慧空间”。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硬派越野车型长期面临智能化转型的痛点:既要保证车辆的通过性、可靠性等硬派属性,又需满足用户对智能交互、场景拓展的需求。郑州日产与小米的合作,本质上是通过外部生态赋能弥补自身智能化短板,同时以越野场景反哺小米生态的户外应用场景,形成 “技术互补 + 场景共振” 的合作范式。
场景化体验升级,从功能集成到智能生态重构
在合作落地的具体路径上,郑州日产将 “场景化体验” 作为核心突破口。根据规划,双方将首先聚焦户外越野场景,通过小米 CarIoT 生态实现三大体验升级:
硬件接口的生态化整合成为首要切入点。郑州日产车型未来将预留小米生态设备的物理接口与软件协议,用户可在车内直接控制小米生态的户外照明、音响、无人机等设备。例如,当车辆停靠野外时,车载系统可联动小米对讲机规划徒步路线,通过蓝牙音箱播放环境音,甚至调用小米生态的便携式电源为车辆应急供电,形成 “车 - 设备 - 人” 的闭环交互。
智能场景的主动式服务则体现了生态融合的深度。依托小米的 AI 算法与郑州日产的越野场景数据,双方将开发 “越野场景智能推荐系统”—— 当车辆驶入山区路段,系统会自动推送小米生态的登山装备租赁信息;检测到露营需求时,联动米家智能帐篷、厨房设备生成一站式方案。这种 “场景预判 + 服务推送” 的模式,打破了传统车载系统的被动交互逻辑。
跨终端的无缝连接进一步拓展了体验边界。用户可通过小米手机、手环等设备远程控制车辆功能,例如在徒步途中通过手环查看车辆位置与油耗,或在智能家居中控屏上规划越野路线。这种 “车家互联” 的能力,正是小米生态区别于传统汽车智能系统的核心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郑州日产并未因智能化而妥协硬派基因。据官方透露,合作将遵循 “技术赋能不影响性能” 的原则,所有智能功能的加载均以不牺牲车辆的越野通过性、可靠性为前提。这种 “智能与硬核并重” 的思路,或将成为硬派越野品牌智能化转型的新范本。
产品矩阵全面智能化 技术落地路线清晰可见
合作的技术成果最终将沉淀于产品矩阵的迭代中。郑州日产以全球多元越野平台 “星核” 和 AHT 全场景电混科技为基础,已构建起覆盖燃油、混动、插混的智能化产品谱系。
今年推出的 “合资硬核大皮卡” Z9、“硬派新玩家” Z9 GT 及 “智能电混新一代” Z9 GE PHEV,均搭载同级领先的智能配置:12.3 英寸双联屏、车联网系统、L2 级辅助驾驶等成为标配,其中 Z9 GE PHEV 更实现了 “可乘、可商、可越野” 的多场景适应。而即将于年内上市的智能电混皮卡 Frontier Pro PHEV,则进一步将电混技术与越野性能结合,其搭载的小米生态功能将成为核心卖点之一。
在技术落地节奏上,郑州日产采取 “分阶段渗透” 策略:2025 年内,小米 CarIoT 生态的基础功能(如智能设备互联、场景模式预设)将率先搭载于 Z9 系列改款车型;2026 年起,双方联合开发的深度定制功能(如越野场景 AI 助手、车家能源管理系统)将逐步应用于全新车型。这种渐进式落地既保证了现有用户的体验迭代,又为未来技术升级预留了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郑州日产的智能化转型并非单打独斗。除小米外,其已与华为、地平线等科技企业建立技术合作,形成 “核心生态合作 + 垂直技术赋能” 的矩阵式布局。这种开放合作的姿态,使其在硬派越野细分市场中构建起差异化的智能生态竞争力。
【高下立判】生态协同破局,硬派越野智能化转型走出新路径
郑州日产与小米的合作,本质上是硬派越野品牌在智能化浪潮中的一次主动突围。当传统越野车型面临 “电动化与越野性能如何平衡” 的命题时,郑州日产选择以生态合作破局 —— 通过接入消费电子生态,将越野场景从单一的驾驶体验拓展为 “户外生活方式生态”,既保留了硬核产品基因,又赋予了智能交互的新内涵。
对行业而言,此次合作的示范意义在于:硬派越野的智能化转型不能简单复制城市 SUV 的 “堆配置” 模式,而应立足用户的越野场景需求,通过生态协同实现 “智能功能场景化、场景体验生态化”。随着双方合作成果的逐步落地,或许能为行业提供一条 “硬核产品 + 智能生态” 的差异化转型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