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详情

暴跌,熔断!被A股“割”吐血的股民还有钱买车吗?

轰Party | 04-07

19449

对于无数股民来说,4月7日,算得上是今年以来的第一个“超级黑色星期一”。4月7日上午,港股开盘,恒指开跌9.28%,科指开跌11.15%,紫金矿业(02899.HK)、联想集团(00992.HK)等多只个股跌近15%。A股方面,沪指开跌4.46%,深证成指开跌5.96%,创业板指开跌6.77%。就在同一天,日韩股市也出现了崩盘的情况。韩国综合指数开盘持续下跌,日经225指数甚至一度跌超8%,在日本时间08:45:31触发熔断。而美股、欧股期货情况也并不乐观。美股期货开盘大跌,纳斯达克100指数一度跌超5%,标普500期货跌超4%。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3.4450%,要知道,这可是2022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全球股市“血雨腥风”,无数股民被强行“收割”。这场由特朗普“故意为之”的股市巨震背后,看似“受伤”最大的是股民,实际上,各行各业谁都逃不脱,包括汽车行业。原本这几年就是经济下行,消费降级的特殊时期,即便是疯狂打“价格战”,不少车企仍然是收效甚微。如今股民们元气大伤,在汽车消费上大概率还会再度缩紧。接下来,中国车企们要如何应对股市巨震带来的蝴蝶效应,显然已经成了当下最为要紧的事情。

股市震荡之下的生存困境

特朗普宣布全球“对等关税”,引发全球股市巨震。可以说,这场贸易战刚刚开打,广大散户们已经成了“牺牲品”。

目前来看,全球股市总体的市值蒸发主要来自美股、欧洲和亚洲市场,其中美股占大头,科技股和零售股是重灾区。有媒体根据相关情况做了一些估算,认为全球股民在关税政策公布后的直接亏损约为4.9万亿美元至6万亿美元,其中美股投资者承担约60%-70%的损失。

另外,根据相关数据,A股开盘,沪指开跌4.46%,深证成指开跌5.96%,创业板指开跌6.77%。要知道,A股的主力军一般都是广大散户,而散户们也鲜少有“众人恐惧,我贪婪”的投资格局或是预判未来的能力。所以,扑朔迷离的股市走向,也可能引发散户们的恐慌性抛售。总之,不管散户们如何做,大多的结果都是一个“亏”字。这也就意味着,大部分人手里的“荷包”可能会在这一次的股市巨震中大幅缩水。

一旦大家手里没钱了,消费进一步降级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这样的消费收缩,对汽车行业来说也是一种巨大打击。大家兜里的钱少了,自然会有“不该花的钱不花,需要花的钱少花”的观念。汽车原本就是代步工具,有钱的时候拿来提高出行品质,没钱的时候有它没它区别并不大。毕竟,消费降级的时候,公交、地铁等交通工具,会更加经济实惠。

汽车行业面临的残酷竞争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更可怕的并不仅仅是股民们亏损之后带来的消费降级,而是这场贸易战如果持续下去,可能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影响。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这个所谓的“某些贸易伙伴”是谁,不说大家可能也心知肚明。当然,这并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提高关税背后可能产生的一系列影响。所谓“对等关税”,其实就是面向美国的全球贸易伙伴与所有进口产品加征关税。这一次,中国被征收的关税是34%,同时,特朗普还签署命令,取消对来自中国的800美元及以下产品的关税豁免。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汽车出口到美国,加上这么大的关税负担,成本提高,售价自然会出现上涨。不过,反之也是一样,比如美产进口车和特斯拉等高端车型进入中国,同样会受到高关税的影响,售价大概率也会提高不少。‌另外,这种关税政策的实施也可能会导致进口汽车零部件成本上升,这一点也是相互的,两国车企的造车成本,都可能因此提高,从而影响终端售价。‌

如果只是单纯的关税提升,或许还不会那么糟糕。现在的情况是,全球股市巨震,导致诸多消费者口袋被“掏空”,同时又

出现了汽车制造与销售成本增加的情况,这必然会导致供求之间的强烈反差。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本来就没什么钱,结果汽车的价格还上涨了,本来想换新车的用户可能会断了换车的念头,有购车计划的消费者也可能暂时砍掉这部分支出。

本来这几年汽车行业的竞争就非常激烈了,大家都在疯狂卷价格,卷技术,希望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如今关税和股市突然出现变故,这样一来,很容易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车企的销量想要提升或是稳定就会变得更加艰难。

车企们到底应该怎么活?

大环境发生变化,汽车行业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接下来,车企们又该如何应对呢?从目前的情况上看,中国车企很多都在积极推进“全球化”,关税增加,加上美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变弱,对很多企业的“全球化”进程一定会产生一些影响。不过,中国对美出口汽车量其实并不算大,对于大部分车企的全球化业务,影响并不会太大。但是,很多主流车企有通过墨西哥转口美国的情况,可能会受到这次“关税对等”政策的较大影响。所以,对于中国车企来说,想办法在国内市场拿到更高的份额,是目前的重点。

而现在,要提高份额,就得有更好的刺激汽车消费者的办法。虽然现在国家基本每年都有针对汽车行业的国补政策,用来刺激汽车消费,但是当下贸易战打起来,购车成本增加,这部分国补政策对消费者的购车意愿几乎起不到太大的推动作用。这也就意味着,车企需要拿出更多“好处”来吸引用户,才可能在供大于求的形势下,去抢占更多份额。这里的“好处”无非就是几个关键部分——产品、服务、价格。说白了,谁能在需求缩窄,且“迂回出口”策略失效的情况下,拿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价格,谁就能“活下来”。

当然,关税增加也并非对所有车企都有冲击。前几天,川普表示将在4月3日起,对所有非美制造的汽车和“某些汽车零部件”加征25%的永久性关税。这样一来,所有出口到美国的乘用车和轻型卡车(皮卡和厢式货车)将面临27.5%的关税。而和整车一起征收同样关税额度的还有发动机、变速箱、动力总成部件、电气组件等特定零部件。可见,这次的关税加征,对于在供应链上不依赖进口,或是全球化业务与国内业务相对比较均衡的车企,其实冲击力并不会太大。另外,对于持续未能盈利的企业来说,这一次的股市巨震以及“关税对等”政策,可能会为其带来更大的压力。毕竟,如果本身就不盈利,在需要“价格”、“技术”、“服务”,同步“内卷”的环境下,能下放给消费者的“好处”将会更有限,很难与盈利状况良好的车企竞争。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虽然大家都在反对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但这次其造成的动荡局面也应该为中国车企未来发展带来一定的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全球供应链的区域化分割加剧,中国车企应该加快在东南亚、墨西哥等第三国布局产能,规避关税壁垒。同时,中国自主品牌也应该平衡好全球业务与国内业务的比重,降低供应链方面对国外企业的依赖,提升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结语

目前来看,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什么时候会结束尚未可知,但其引发的全球股市巨震已经平等地“创飞”了全球股民。关键的是,这一结果对各行业的影响短时间内不会消除。而对于车企来说,一旦未来大家在汽车消费上的投入进一步缩减,行业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换句话来说,当需求变少,供大于求的时候,车企们接下来要打的这一仗,就是“生死决战”了。

水滴汽车公众号
扫码关注,获取更多汽车资讯
水滴汽车
扫码下载水滴汽车APP

热门评论(0)

加载更多
热门品牌资讯
更多 >

热门车系资讯

更多 >

D7 DMH

12.58-14.58万元

雅阁

17.98-25.98万元

奥迪 e-tron

54.68-64.88万元

杰德

12.99-18.38万元

思域

11.99-16.99万元

  1. 北京水滴交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水滴汽车 京ICP备17030485号-2 京公网备 110101020036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