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详情

比亚迪的三季报,不止是数字亮眼

鸭梨说车 | 10-31

21042

最近看到比亚迪2025年三季报的相关内容,说实话,有点被震住了。不是那种“哦,又增长了啊”的平淡反应,而是“原来它已经走到这里了”的恍然。

鸭梨觉得,这份成绩单背后,藏着不少值得细品的东西。

最直观的感受是:比亚迪经营指标表现亮眼,已经不是一句客套话,而是一种持续的状态。前三季度营收5663亿元——这个数字背后,早已不是我们印象中那个埋头造车、低调内敛的企业,而是一个在全球市场和科技前沿都敢打敢拼的“多面手”。

鸭梨认为,比亚迪的爆发,离不开两个关键词:“走出去”和“强研发”。

“走出去”不是简单地卖车到海外,而是产品真正被国际市场认可。你可以理解为,比亚迪不再只是中国的比亚迪,而是世界的比亚迪。这种身份的转变,带来的是海外业务的爆发式增长。而“强研发”,更不是一句口号。看到那个数字时我愣了一下——前三季度研发费用437.5亿元,同比增长31%,甚至超过了同期的净利润。

这是什么概念?鸭梨觉得,这意味着比亚迪选择了一条不那么“舒服”的路:不满足于眼前的利润,而是把钱狠狠砸向未来。

更让人注意的是,这已经是比亚迪连续两年研发投入领先特斯拉超百亿元。鸭梨认为,这不只是财力的比拼,更是一种战略定力的展示。在很多人还在争论“研发到底值不值”的时候,比亚迪已经用行动回答:值,而且必须值。

另一个让鸭梨觉得有意思的点是,比亚迪正在实现“高端化”与“全球化”的双线突围。

方程豹、腾势这些高端品牌的崛起,不只是产品矩阵的丰富,更是品牌形象的重塑。它告诉我们,比亚迪不仅能造大众市场喜欢的车,也能造高端市场认可的车。这种能力的跨越,远比单一销量增长更有意义。

而全球化布局的加速,则让比亚迪不再依赖单一市场。在全球汽车产业面临压力的背景下,这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格局,显然更具韧性。

鸭梨特别注意到一个细节:比亚迪过去14年中,有13年的研发投入超过了当年的净利润。累计研发投入已超2200亿元。这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种长期的、近乎偏执的坚持。

这种坚持的结果是什么?是技术的持续输出。2025年的“三张技术王牌”——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超级e平台兆瓦闪充、灵鸢车载无人机系统,都不是纸上谈兵。尤其是“天神之眼”,装车量已超170万辆,成为国内装车量最大的辅助驾驶系统。鸭梨认为,当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从概念变成体验,它的价值才真正开始释放。

回过头来看,比亚迪的三季报,亮眼的不仅仅是那些数字,更是数字背后的战略选择和价值判断。它告诉我们,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仍然有企业选择长期主义,选择技术投入,选择全球视野。

鸭梨觉得,或许这就是比亚迪给行业的最大启示:真正的增长,从来不是偶然,而是选择的必然。

水滴汽车公众号
扫码关注,获取更多汽车资讯
水滴汽车
扫码下载水滴汽车APP

热门评论(0)

加载更多

热门车系资讯

更多 >

D7 DMH

12.58-14.58万元

雅阁

17.98-25.98万元

奥迪 e-tron

54.68-64.88万元

杰德

12.99-18.38万元

思域

11.99-16.99万元

  1. 北京水滴交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水滴汽车 京ICP备17030485号-2 京公网备 110101020036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