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详情

插混/增程失速,纯电二次爆发,纯电化是新能源市场终局吗?

驾仕派 | 10-31

20280

从今年7月份开始 ,国内新能源车打破了和燃油车之间持续一年的份额拉锯战,新能源车渗透率连续上涨,7、8、9月分别达到了52.87%、55.16%和57.07%,按照这个趋势,新能源车眼看就要突破60%份额的历史性节点。

然而整体加速增长的背景下,新能源市场内部不同动力类型之间,发展态势却出现了明显分化——

纯电车型承担增长主引擎,插混产品增速迟缓,增程车型的销量和份额,甚至出现了明显下滑,整体态势跟一年前形成了鲜明反差。

考虑到去年底以来,国内增程动力新车不断扩充,增程市场的颓势就更显得出人意料了。新能源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纯电车型的占比会持续增长吗?今天我们就从这些角度,更深入地聊聊新能源车市场。

01

从2020~2025,新能源市场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020年可以看作国内新能源市场开启体系化增长的元年,当年新能源市场整体份额只有5.73%,之后的2021年则正式进入爆发期,渗透率直接翻倍至13.78%。

之后的2022~2024年,新能源渗透率一路从25.51%飙升至45.88%,2024年中的时候,已经实现了单月渗透率超过50%。但也正是从这时开始,新能源与燃油车进入了持续一年的攻防拉锯。

具体到三大新能源动力类别,从2020到2024年期间,纯电、插混、增程类产品的销量和份额都实现了大涨,但各自的增长节奏却并非完全同步。

纯电车型的高速增长期,集中在2020~2022年,三年的市场份额分别是4.62%、11.19%和19.28%,每年都有6-7个百分点的增幅。在年销2000万辆规模的中国市场,每个百分点的份额,就相当于20万辆左右的增量。

与此同时,插混、增程的销量规模也急速膨胀,尤其是插混车型,2020年市场份额不足1%,2022年已经突破5%;增程车型2020年份额不足0.2%,2023年已经达到1.11%。

而进入2023年后,虽然新能源市场整体依然在快速增长,但三大动力类别的趋势却出现了明显分化。纯电车型的增速开始放缓,插混、增程车型的增长明显提速,尤其是2023到2024年,插混份额从2.8%增长到5.03%,增程车型的份额从2.8%增长到了5.03%。

这里我们剔除销量数据,只看各动力类型在新能源市场中的份额变化,态势会更明朗:

只看新能源市场,2020年以来,纯电车型的市场份额在2021年达到了81.22%的最高点,之后三年持续下滑,到2024年降到了58.43%的最低点。也正是这一年,插混、增程车型在新能源车市场中的份额分别达到30.62%和10.96%的最高点。

不过进入2025年之后,新能源市场的格局变化又出现反转,纯电车型的销量增长再次提速,所占新能源市场的份额也触底反弹,今年上半年回升到61.62%,7、8、9月继续增长,9月份达到65.07%,接近2023年下半年的水平。

至于插混和增程,今年上半年的份额都出现下滑,最近的7、8、9月份有所波动,整体趋势依然在萎缩,9月份份额分别跌至26.77%和8.15%。相较之下,插混车型目前的市场份额依然高于2023年,但是增程车型的跌幅更大,已经不及两年前了。

02

回顾五年来新能源车型畅销榜,增程、插混为何涨不动了?

新能源市场的整体趋势已经明朗,要探究插混/增程增长乏力、甚至份额萎缩的原因,还是得从具体车型来入手。

新能源市场爆发前的2020年,纯电车型销量榜除了Model 3外,其余基本全是自主车型;而当年插混类别年度销冠却是宝马5系插混,同时榜单里有一半以上都是海外品牌车型;而增程市场则刚刚起步,能走量的只有理想ONE一款车。

2021年,宏光MINIEV以近40万辆的销量领跑纯电市场,Model Y、Model Y年销量破15万,其余车型年销量都不足10万;插混类别秦PLUS DM-i、宋PLUS DM-i开始发力,榜单Top 4均被比亚迪占据,但依然无一车型突破10万辆;增程类别理想ONE摸到月销万辆门槛,问界M5、岚图FREE登上舞台。

2022年,比亚迪的海豚、秦PLUS EV、元PLUS等车型崛起,Model Y月均销量达到2万辆,20万级的汉EV月均销量也接近破万;

插混市场里,销量Top 6均为比亚迪车型,宋PLUS DM-i单车收获27万辆,汉DM-i、唐DM-i年销破10万。不过除了比亚迪外,其它自主品牌在插混领域依然鲜有建树,奔驰E级、宝马5系、帕萨特等车型的插混版仍在畅销榜上;

增程市场里,2022年理想L9、L8先后上市,销量迅速攀升,但理想的劲敌问界M7也登上舞台,而在中端市场,深蓝、哪吒等品牌也加入战局,增程产品正式进入20万元以内市场。

2023年,纯电市场的爆款车型骤然增多,年销量破20万辆的车型超过了7款,尤其是埃安品牌的AION S和AION Y,年销量均过20万,另外还有4款月均销量过万的车型。不过此时20万元以上的爆款纯电,还是只有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

插混Top 15,已经完全看不到海外品牌,比亚迪独占前7席,腾势D9 DM-i成功站稳30万元以上MPV市场。

理想在2023年进入巅峰期,L7、L8、L9月均销量都达到万辆左右,且售价全部高于30万元,销量规模离理想最近的问界M7,当年销量还不到6万辆。这一年20万元内的增程产品骤然增多,零跑、启源等品牌都进入销量榜,但是整个增程市场中,依然有一半以上的份额被理想占据。

到了2024年,纯电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20万元以上市场特斯拉依然遥遥领先,但垄断地位已经不再稳固,小米SU7上市第一年就达到13.7万辆,对Model 3产生了实质性威胁,也正是在这一年,特斯拉持续数年的高速增长开始停滞,之后进入了下滑周期。

插混市场在2023年出现首个年销30万辆的爆款——秦PLUS DM-i,排在其后的宋PLUS、宋Pro、秦L、驱逐舰05和海豹06等车型,均达到20万辆规模。整个插混Top 10榜单全部被比亚迪占据。距离比亚迪最近的车型是银河L7和领克08,当年销量只有7万多辆,和比亚迪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2024年的理想销量进一步增长,但其在增程市场的地位骤然下降,当年增程销冠被问界M7拿下。另外50万价位的问界M9,也很大程度侵占了理想L8、L9的份额。从这一年开始,理想6座SUV的销量被5座车型反超,彻底失去了其在大6座SUV领域的标杆地位。

对于新能源市场来说,2024年是一个过渡期,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持续增长,在下半年陷入停滞。如今回看当年的数据,会发现拖累新能源市场增长的,是插混和增程车型,两大类别在下半年都出现衰退,而此时纯电类别正在隐隐发力,并在之后的2025年,成为引领新能源车渗透率进一步增长的核心引擎。

03

纯电份额大涨,核心驱动力来自高端市场

时间进入2025年9月,三大新能源类别,又进入了新的市场格局。

纯电车型2024年在整体市场中的份额,是26.8%,而到了今年9月份,这个数字突增到了37.1%。尤其是今年二季度,纯电车型每个月的市场份额都有2个百分点的增长。

如此快的增速,已经超过了纯电车型在2021-2023年新能源市场的爆发期,至于插混和增程车型在今年9月的总份额,仅仅和去年持平。

纯电市场里,比亚迪被挤出Top 3,吉利银河星愿在和海鸥的拼抢中胜出。高端纯电市场,在YU7上市后,小米成为第一个销量规模逼近特斯拉的品牌,另外全新小鹏P7,以及未进入Top 15的乐道L90,单月销量都已过万。除此之外,蔚来全新一代ES8上市后订单表现也非常亮眼,预计年内就有望实现月销过万。

在这个过程中,特斯拉销量有所下滑,但跌幅并不算严重,只是前几年特斯拉在高端纯电市场一骑绝尘的局面彻底终结,如今已经进入到了多家争鸣的状态。

纯电市场的另一个增长点,在10万级别,MONA M03在产能稳定后月销已经逼近1.5万辆左右,此外零跑近两年推出的C10、C16,销量主力都来自纯电版本,今年上市的纯电车型B10和B01,9月份总销量已经超过2.1万辆,成为10万级纯电车型销量最高的品牌之一。

至于插混市场,比亚迪的统治地位依然无人能够撼动,但其产品阵容已经不再像前两年那样密不透风。吉利银河A7刚刚上市,9月销量已经逼近1.5万辆,在插混销量榜上挤入前四。

另外,奇瑞的新车风云A9也挤进前十,银河星耀8、星舰7的销量也达到八九千辆规模,启源Q07销量一直稳定。9月份比亚迪依然独占插混市场四成份额,但其它品牌已经展现出了崛起的迹象。

最后在增程市场,理想曾经月销过万的6座车型L8、L9,今年9月份各自只有两三千辆,核心车型L6的销量也被问界M8大幅反超,后面还有刚刚上市的全新问界M7,销量潜力也更甚于M8。

除了问界、理想之外,其它品牌目前就基本没有月销过5000辆的增程产品了,零跑C16、C11和全新智己LS6,各自总体销量都不错,但一半以上销量都来自纯电版本。即便是理想品牌,随着i8、i6的上市,其销量重心也已经开始向纯电市场转移。

接下来增程市场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小鹏的G6、P7+增程版,以及小米的全新增程大SUV了。

04

第三方观察总结

自2020年新能源市场开始爆发,国内车市已经经历了持续5年多的格局重塑,而这个进程到现在依然没有稳定下来的迹象。

燃油车市场的萎缩已经不可逆转,新能源不同动力类型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按照目前的趋势,纯电车型以一己之力超越燃油车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至于插混和增程类别能否重回增长状态,就看接下来各家车企的产品迭代能否说服更多的消费者了。

(END)

水滴汽车公众号
扫码关注,获取更多汽车资讯
水滴汽车
扫码下载水滴汽车APP

热门评论(0)

加载更多

热门车系资讯

更多 >

D7 DMH

12.58-14.58万元

雅阁

17.98-25.98万元

奥迪 e-tron

54.68-64.88万元

杰德

12.99-18.38万元

思域

11.99-16.99万元

  1. 北京水滴交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水滴汽车 京ICP备17030485号-2 京公网备 110101020036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