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比价格更致命,零跑D19给所有车企上了一课
华山论剑 | 10-23
11388
当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内卷”风暴。当行业普遍为增长瓶颈与盈利困局而焦虑,当“价格战”的硝烟弥漫到每一个细分赛道,一家曾长期被低估的企业,却以一种不容忽视的强势姿态,改写着市场的认知。
零跑汽车,这匹一度潜行的“黑马”,正狂飙突进。2025年上半年营收暴增,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9月交付量突破6.6万辆,前三季度累计交付近40万台,连续七个月稳坐新势力交付榜头把交椅。
这一连串惊艳的数据,让整个行业重新审视:当浮华的概念炒作与激进的烧钱模式在残酷的市场洗牌中日渐式微,零跑的逆势崛起,究竟是昙花一现的偶然,还是代表着一种更接近产业本质、更具可持续性的“真答案”?
近期,伴随零跑旗舰D平台以及旗下首款旗舰SUV——零跑D19的亮相,让行业再次把目光聚焦于充满神秘感的造车新势力。
25万至30万元的预售价格区间公布后,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些掌声,不仅献给D19所承诺的“百万级体验”与颠覆性价值,更献给其背后那匹在中国新能源赛道上狂飙突进的“超级黑马”。
旗舰D平台的发布与D19的横空出世,不仅是零跑埋首技术积累的集中展示,更像一把精密的钥匙,为我们解开了其成功背后那套独特的内功心法。
1、以D平台为刃,解构零跑的增长密码
零跑的成功,并非源于某次神来之笔的营销,也不是依赖资本市场的狂热追捧,而是源自一种看似“笨拙”却无比扎实的内功修炼。这套内功,由“全域自研”的硬核技术壁垒与“务实主义”的创始人哲学共同锻造,最终在D平台及D19上爆发出不容忽视的市场能量。

在中国新势力造车的草莽年代,“供应链整合”曾是快速抢占市场的捷径。然而,零跑创始人朱江明,这位出身安防巨头的工程师,却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最艰难的“全域自研”之路。他坚信:“依赖别人的拐杖走路,迟早会被拐杖绊倒;只有自己掌握技术,才能真正掌握定价权和话语权。”
这份偏执的坚持,在D平台的技术发布会上得到了完美印证。当行业普遍认为“旗舰”等于“高价”时,零跑却给出了“百万级体验、30万级价格”的颠覆性方案。这并非亏本赚吆喝,而是技术红利的健康商业模式。其底气,正源于占整车BOM成本高达65%的核心零部件自研自造能力。
D平台汇聚的六大行业首创技术,无一不是这套“笨功夫”的结晶。无论是全球最大的80.3度混动电池,还是首发的115kWh超级混合电芯,背后都是零跑在电池CTC技术、材料科学和结构工程上的深厚积累。
当被问及如何在保证使用顶级供应商的同时控制成本时,朱江明一语道破天机:“我们也做了非常多的创新,通过创新来达成优秀的成本结构。”他以与采埃孚联合开发的“驱动发电一体机”为例,一个电机身兼两职,不仅减重几十公斤,更省掉了一套电驱系统,成本立减数千元。

正是这种深入骨髓的创新与集成能力,让零跑在采用宁德时代电芯、博世转向、孔辉空悬等一系列“全身名牌”的同时,依然能游刃有余地控制成本。
零跑科技高级副总裁曹力补充道:“核心技术是我们零跑自己的,所以我们可以快速让供应商跟我们一起匹配,做出最适合这个系统性能的设定和配置。”这套自研体系,最终构筑了一道深不可测的成本护城河,让“产品很豪华,价格不豪华”从一句口号,变为了可触及的现实。
如果说全域自研是“硬实力”,那么朱江明的工程师哲学则是驱动这台精密机器运转的“软实力”之核。这种务实主义,在品牌定位、产品定义乃至营销策略上都清晰可见。
当被问及D系列的推出是否意味着品牌要进军“高端豪华”时,朱江明坦诚回应:“零跑的品牌定位没有变,还是坚持‘好而不贵’。D系列是一个高端产品,是顶配中的顶配、旗舰中的旗舰,但不是豪华品牌。”

这种认知,避免了品牌冒进带来的风险,也延续了零跑一贯的“以成本定价”策略,赢得了用户的信任。
而零跑的务实,同样体现在对技术的取舍上。
在智驾领域,面对外界关于其节奏滞后的疑问,朱江明给出了一个“后发制人”的逻辑:“很多技术零跑都不是跑得最快的,这个过程当中,我认为跟随比做领头,你的消耗肯定最低,一旦认准了方向,最终觉得这项技术已经是真正能够给用户带来价值的时候,我相信那一刻零跑一定不会落后于行业。”
D19首发双SA8797芯片,算力高达1280TOPS,正是零跑在看准“VLA世界模型”方向后,决心迎头赶上,站稳行业第一梯队的标志。

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更是D19诞生的核心逻辑。它并非技术参数的无序堆砌,而是对目标人群真实痛点的精准回应。超5.2米的车长、超3.1米的轴距满足了对大空间的渴求;行业首创的车规级制氧机,解决了高海拔出行的舒适性难题;而80.3度大电池配40升小油箱的增程方案,更是直击用户“日常用电省钱,长途加油无忧”的核心诉以及。
此外,代言人的选择,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零跑的务实主义。很大多人疑惑,零跑为什么不像其他新势力那样,选择年轻的流量明星来带货?
零跑科技副总裁周颖给出的解释是:“我们找代言人的时候,觉得(这位代言人)一定要先把D系列的质感强调出来。”

经过调研,零跑内部一致认为,费翔的“实力派”、“常青树”形象,与零跑不追逐短期风口、依靠技术沉淀打造经典产品的理最为契合。强调长期价值而非短期流量,这就是零跑给出的态度。
2、全球化布局,从产品出海到技术输出
当D19在中国市场投下重磅炸弹时,零跑的目光早已穿过山海,望向了更为广阔的全球舞台。
零跑的全球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卖车”,而是一种更高维度的“技术输出”与“生态共建”。这其中,与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的战略合作,无疑是其全球化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2023年10月,Stellantis集团宣布计划投资约15亿欧元以获取零跑汽车约20%的股权,同时确定,Stellantis集团和零跑汽车将以51%:49%的比例成立一家名为“零跑国际(Leapmotor International)”的合资公司。

Stellantis集团之所以愿意豪掷15亿欧元重金注资,并成立“零跑国际”合资公司,正是看中了零跑在全域自研,尤其是在三电系统、电子电气架构和智能驾驶领域深厚且领先的技术积累。
这笔交易也标志着零跑的核心技术获得了国际顶级汽车巨头的权威背书,为其从“产品制造商”向“技术输出商”的华丽转型打开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经过近两年的布局,零跑的全球化步伐已经初见成效。资料显示,零跑海外市场1-9月已交付超过3.7万台,并在8月份一度登顶汽车工业强国——德国的纯电市场销量榜,这充分证明了其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适性和竞争力。随着C10、B10等全球化车型陆续在海外投产,零跑的“第二增长曲线”正变得愈发强劲。

当然,前路并非一片坦途。D19作为全尺寸SUV,其在以小车为主的欧洲市场需求量有限,曹力也坦言“不会优先把D系列在海外投产”。这意味着零跑的全球化策略仍需因地制宜。
如何将D19在国内市场带来的热度,有效转化为持久的品牌溢价与用户忠诚度,也将是零跑下一阶段必须攻克的课题。
结语
从籍籍无名到登顶新势力销冠,零跑的崛起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面对未来的竞争,零跑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朱江明借用任正非的话表达了自己的心态:“从来对成功视而不见,看到的都是问题和困难。一时的领先这个很正常,你追我赶,汽车行业是一个长期马拉松,谁能够跑到终点现在都不知道,所以我们只有不断地努力,去改变我们的不足,发扬我们的长处,才能跑到终点。”
百万破局只是起点,零跑的目标是“全球领跑”。在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历史进程中,需要更多像零跑这样的企业,以技术为本,以用户为中心,在全球舞台上展现中国智造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