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km花费32.6元,无人驾驶出租车真实测评来了
智选车 | 08-12
20728
无人驾驶出租车会取代人类司机吗?
最近公司附近开通了小马智行无人驾驶出租车路线,抱着上面的疑问我去实地感受了一下,结果有点出人意料。
无人驾驶出租车使用是否方便?这个问题取决于你在哪用车。目前我所在的浦东新区只开放了一小块区域,而且需要在指定地点上下车,对比之下,不如几乎任何地点都能上下车的网约车方便,我也是专程到指定地点上车的。
如果你正好在规定区域内用车,那么会相对方便,而且不少上下车点都是在公交站或者地铁站附近,和公共交通联动起来,便利程度大幅提升。
打车方式和普通网约车一样,需要在APP上选择上车点和目的地,还可选择派单等待时间,阅读并同意《乘客须知》后便可以呼叫无人驾驶出租车了。
我们选择预约5分钟用车,车辆实际到达用时差不多也是5分钟。小马智行APP上显示有不少车辆正在或者等待接单中,目前叫车比较容易。
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停车点基本和APP显示的一致,没有出现离我们很远的情况。和普通网约车有所不同,无人驾驶出租车需要在手机APP上解锁车门后才能上车,确保车门关闭后,车辆就开始正常行驶了。
另外,虽然这辆无人驾驶出租车是5座SUV,但由于前排被单独隔开,因此一辆车最多只能乘坐3名乘客。后排空间较为宽敞,1.8m左右的成年男性乘坐也足够舒适。
一句话就可以总结乘坐感受,比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搭载高阶辅助驾驶的家用车都好。
无人驾驶出租车在起步阶段会有明显的推背感,可能刚开始会让人没有安全感,但是过几分钟就能适应了,除此之外整个过程非常丝滑。
开车时也不墨迹,该超车就超车,该减速就减速,操作方式十分接近人类司机。此外,遇到红绿灯以及靠边停车时,无人驾驶出租车会缓慢降速,乘坐体验甚至比部分人类驾驶的网约车体验还要好。最重要的是,无人驾驶出租车没有异味。
另外红绿灯读秒和信号灯完全一致,没有提前也没有延迟,要进行左右转操作时都提前打上了转向灯,整个过程100%遵守交通规则,还没有“路怒症”。
全程一共9.9km,最后花费32.6元,其中前3公里起步价为14元,后面6.6km里程费为18.6元,价格没有想象中便宜,毕竟之前刚出来那会可是“白菜价”。
不过横向对比部分网约车平台,无人驾驶出租车的价格有优势,比如滴滴上同样的起始点,预估费用为41.7元,和小马智行的价差为9.1元。
综合乘坐体验、性价比而言,无人驾驶出租车优势不小,但这也不代表网约车司机们会失业。因为这需要有个前提:小马智行这类无人驾驶出租车要足够方便。
首先需要大范围开放,其实我们大多数时候打车就是为了少走几步路,或者赶时间。现在无人驾驶出租车还需要我们自己去专门的地点上车,应该会劝退不少人。
而且无人驾驶网约车的数量要足够多,我今天能快速叫到车,是因为开放区域小,只需要几十辆就足够使用了。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网约车日均载客157.9万车次,那么几十辆无人驾驶出租车肯定不够用。要想完全取代人类司机,光上海都至少需要数十万辆无人驾驶出租车。
多投放不就行了吗?但是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成本可不低,暂且不论前期的研发成本,一辆百度萝卜快跑的智驾系统硬件成本都要20万元,一辆小马智行智驾系统硬件成本约为25万元。要达到市场所需要的数量,那无人驾驶出租车公司还得继续融资、继续“烧钱”,短时间内估计达不到足够的数量。
并且技术迭代这块也需要时间,目前全国各地只有很少的地区在测试,无人驾驶出租车离真正实现全国都能用尚且还早。同时,政策法规的完善也需要时间。
因此,人类网约车司机在短期内更可能被 “逐步替代” ,而不会突然消失。目前行业内普遍预测,2030年左右可能成为行业转折点,届时传统网约车司机岗位将减少30%-50%。所以司机朋友们,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