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详情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中国汽车向上突围的实践路径

来哥驾道 | 08-02

20511

在中国汽车“出口量全球第一”的高光时刻,品牌价值的全球定价权依旧稀缺。这不是成就的遮蔽,或许是下一个阶段的起点。

7月31日下午,“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在重庆召开,平行分论坛聚焦“持续向上——汽车品牌的长期主义”,来自政产学研的声音达成共识,中国汽车下一程的“跃升”,必须从实证、信用、验证三个维度,完成一次从产品到品牌、从工具到生活的跃迁。

从“出行工具”到“生活空间”:品牌的定义被改写

中宣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学习强国平台总编辑农涛,给出了一个极具穿透力的判断——汽车正从“交通工具”变为“移动学习空间”“沉浸式社交空间”。

这意味着品牌不再只靠设计和配置赢得用户,而是要成为文化的承载体、情绪的联结点。换句话说,车不仅要“好用”,还得“有内容、有温度、有连接”。

学习强国正在与车企共建座舱内容生态、深化舆情引导与品牌合作,也侧面说明——文化能力将成为技术竞争的“第二增长曲线”。

技术+信用:中国汽车品牌的新基础设施

品牌的底层竞争力是什么?在过去,它可能是设计感、营销力或者成本控制。但在论坛上,中经社新华信用事业部总经理李伟抛出一个更深层次的观点——“品牌信用”。

“中国汽车亟需把冷冰冰的技术参数,转化为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的信任资产。”他认为路径有两条,一是技术实证,可复现、可验证;二是服务承诺,有边界、有兑现。

东风特汽董事长侯书义带来的案例,是“工程级品牌答卷”,焦炉煤气99.999%高精度提纯与绿电电解制氢双路径保供、自研电堆驱动重卡实现29万公里零故障运行、自建日加注8吨级加氢站——展示了技术闭环对构建产业信任的示范意义。

这也印证一个判断:未来能获得溢价的,不是产品配置,而是技术闭环。

极热测试:用“极端场景”打造可信技术锚点

品牌要有温度,但技术必须“抗热”。中国汽研联合发布的“2025极热夏测”结果,让人重新意识到测试的价值。

在吐鲁番,车被晒到70℃、连续4小时,再看车内VOC、热管理、甲醛释放、材料衰减……这一系列“非正常使用场景”,是汽车信用的起点。

一个有力的数据,部分国产车型在极热测试中,车内VOC控制优于国标5倍。这背后,是国产新材料的进化、是热管理算法的成熟。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何辉说:技术传达必须回归第一性原理,要少一些“话术”,多一些底层逻辑。

这场论坛没有给出“品牌跃升”的万能公式,但清晰划出了三条实践路径:

• 让产品有文化力:从“功能载体”到“生活场景”;

• 让技术有信用感:从“堆参数”到“堆信任”;

• 让验证变公共事件:从“内部测试”到“公开标准”。

在品牌卷声量、卷价格、卷代言的当下,回归长期主义,或许才是中国汽车从“大”走向“强”的开始。

水滴汽车公众号
扫码关注,获取更多汽车资讯
水滴汽车
扫码下载水滴汽车APP

热门评论(0)

加载更多

热门车系资讯

更多 >

D7 DMH

12.58-14.58万元

雅阁

17.98-25.98万元

奥迪 e-tron

54.68-64.88万元

杰德

12.99-18.38万元

思域

11.99-16.99万元

  1. 北京水滴交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水滴汽车 京ICP备17030485号-2 京公网备 110101020036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