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拿下全球首个 AI 安全认证,智能驾驶安全进入全新时代
昆明车帮 | 06-24
19907
当汽车智能化浪潮席卷而来,AI 安全已成为车企竞争的核心焦点。近日,吉利汽车通过国际机构 SGS 审核,成功获得 ISO/PAS 8800 道路车辆安全与人工智能体系认证,成为全球首家获此认证的车企。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中国车企在智能驾驶安全领域实现领先,更推动行业竞争维度从单纯的技术比拼,转向体系化安全能力的深度较量。
一、AI 安全标准:智能驾驶的 “安全宪法”
ISO/PAS 8800 作为 2024 年底发布的全球首个汽车 AI 安全标准,直击行业痛点 —— 传统安全标准仅能应对硬件失效,却难以约束 AI 算法的 “认知盲区”。该标准要求车企构建覆盖数据采集、算法训练、部署运维的全生命周期安全闭环,堪称智能驾驶的 “安全宪法”。
吉利的领先性在于将标准转化为可落地的工程能力:其建立的 10 亿级场景数据闭环管理系统,对每一组训练数据执行三重校验;在算法训练中植入暴雨天行人横穿等极端场景,提升 AI 模型鲁棒性;部署阶段的 “车云协同监控系统”,能实时回传数据并触发云端优化。这种从 “被动应对” 到 “主动预防” 的转变,被审核专家视为行业标杆。
二、三重认证体系:织就智能安全防护网
梳理吉利的安全布局,可见清晰的技术进阶路径:2021 年通过 ISO 26262 功能安全认证,解决硬件失效问题;2024 年完成 ISO 21448 预期功能安全认证,攻克算法 “能力不足” 难题;2025 年拿下 ISO/PAS 8800 AI 安全认证,直击 AI 决策不确定性。三大标准协同,形成从硬件到算法的全链路安全守护。
这种体系化能力源于对沃尔沃安全基因的传承与创新。吉利组建的 500 人安全专项团队,将安全要求嵌入开发全流程:每一行 AI 代码需标注风险等级,每一项功能需求需追溯安全场景。这种将安全理念融入骨髓的实践,让吉利的 AI 安全体系具备自我进化能力。
三、安全壁垒:智能驾驶全球竞争新变量
认证背后,是行业竞争格局的深刻变革。有跨国车企坦言:“过去拼算力拼传感器,现在拼安全体系深度 —— 吉利提前布局三大标准,等于掌握了智能驾驶的‘规则制定权’。”
市场反馈印证了这一趋势:搭载全栈自研 AI 安全体系的吉利智驾产品,用户投诉率下降 42%;在欧洲市场准入中,该体系成为加速认证的 “绿色通道”。更重要的是,中国车企首次在智能驾驶核心标准领域拥有话语权,为全球汽车安全规则注入 “中国方案”。
结语:安全是智能驾驶的终极底线
吉利的突破,本质是对 “安全与智能共生关系” 的深刻诠释。在 AI 主导的智能驾驶时代,每一次算法迭代都应以安全为基石。从功能安全到 AI 安全,吉利用三重认证构建的不仅是技术体系,更是对用户生命的敬畏承诺 —— 当安全成为刻入基因的底层逻辑,智能汽车才能真正从 “机器” 进化为 “可靠伙伴”。这既是中国汽车走向全球的底气,也是行业迈向智能化深水区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