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价9.98万元起 一汽奔腾悦意07与宋PLUS DM-i抢客户
购车智囊团 | 06-19
19719
5月26日,一汽奔腾旗下全新电混SUV车型——悦意07迎来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四款车型,官方售价区间9.98万-13.99万元。6月30日前购买可享受优惠价9.98万-12.99万元。目前,奔腾还为用户提供了至高价值42999元的五大购车权益。
作为奔腾悦意P系列首款超级电混车型,也是中国一汽逐日动力BMP超级电混首款量产车型,悦意07到底卖给谁?它的竞品又有哪些车型呢?作为一个北方品牌,它在南方市场有多大市场潜力呢?
购车智囊团基于对奔腾品牌塑造和转型的多年关注,为大家剖析一下悦意07这款新车。
作为品牌新能源转型的战略级产品,一汽奔腾悦意07用户群体定位精准而明确,主要面向追求高性价比、注重实用功能的家庭用户和市场。
吸引家庭用户主要靠“空间需求”
悦意07凭借3.3米乘用空间、590L后备箱及33处模块化储物设计,特别是可扩展至1800L的后备箱空间,为家庭出游、儿童用品携带等场景提供了极大便利,这种"大空间"的差异化优势成为吸引家庭用户的关键因素。
有长途出行需求热爱自驾游的家庭用户也能考虑它,悦意07官方测评"从长春直接开到西安"的续航能力(实测1750km+)提供了燃油车般的自由出行体验。
对价格敏感的消费群体更会买?
悦意07的定价策略(限时优惠价9.98万-12.98万元)精准锁定了预算在10-15万元区间的务实型消费者。这部分用户群体对价格敏感度较高,既希望获得新能源车的技术优势,又不愿支付过高溢价。
悦意07以"高配中价"策略,在同价位提供了更长的纯电续航(150-210km CLTC)和更大的空间表现,形成了明显的性价比优势。其每公里综合用车成本不足0.2元的经济性,对注重长期使用成本的消费者尤其具有吸引力。
二三四线城市用户才会买?
数据显示,可能悦意07在非一线城市的表现更为突出,这与一汽奔腾的渠道下沉策略相吻合。二三线城市消费者往往对品牌溢价接受度较低,更看重产品的实用价值和本地服务网络。
悦意07的超长综合续航(1500km+)解决了这些地区充电基础设施相对不足的痛点,而整车及三电终身质保政策则消除了用户对长期使用可靠性的顾虑。
南方建网不足 面临竞品强大
下面,购车智囊团为大家分析一下奔腾悦意07这款车在粤港澳地区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
一汽奔腾悦意07以9.98万-13.99万元的价格切入插电混动市场,试图通过“长续航+大空间+强动力”组合建立优势(CLTC纯电210km、综合续航近2000km、零百加速6.9秒)。然而,南方市场新能源渗透率高、竞争激烈,奔腾品牌在该地区的渠道建设不足,突围面临多重挑战。
首先,“双宋”系列市场份额撼动较难。宋Pro DM-i终端价9.28万-14.28万元(含置换补贴),电油耗3.79L/100km,2024年销量24万辆,用户基盘庞大。宋PLUS DM-i智驾版限时9.98万元,搭载L2级智驾系统,纯电续航71km,品牌认知度和售后网络远超奔腾。
其次,吉利银河L7和星舰7 EM-i和它形成直面竞争。银河L7以“科技平权”为标签,智驾系统领先;星舰7 EM-i 150km版纯电续航与悦意07接近(120km),但快充功率仅36kW(悦意07为67kW),价格重叠度高。
再者,奇瑞混动SUV风云T8也成为悦意07的潜在对手,前者在燃油车时代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销售网络,奇瑞风云T8进一步降价,本月起售价降至10万出头。
车讯辣评:破局先弥补“品牌认知割裂”
回顾一汽奔腾这6-8年的品牌重塑之路,可以说奔腾新能源完全是被“品牌内核不稳”耽搁了。
燃油车时代B70平均换代周期5.7年(竞品仅3年),T77等车型因换代迟滞沦为边缘产品(月销不足百台)。2018年换标试图高端化,2023年又转向“悦意”序列主打性价比,消费者难以建立稳定技术标签(对比比亚迪“刀片电池”、吉利“雷神混动”)。
目前新能源转型依赖低端车型:2024年55%新能源销量来自奔腾小马(微型车)和网约车专用NAT,私人市场存在感薄弱。
以上这些都导致了“品牌认知割裂”。
奔腾悦意07在南方市场面临的挑战有:
1智能座舱体验还可以提升;年轻群体注重智能座舱体验(如AI语音交互、游戏生态),悦意07的“如意座舱”虽支持连续指令,但算力落后于银河L7的8295芯片;
2 销售服务网络在南方覆盖不够;比亚迪在南方县级市已实现全覆盖,而奔腾仍依赖一二线经销商网络,售后响应速度存在差距;
虽然有一汽集团70年造车底蕴,终身三电质保为其背书,奔腾还需要彻底解决品牌一致性问题,重新和年轻群体建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