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走出“ICU”
青橙汽车 | 05-22
20569
毛利率攀升叠加亏损收窄,属于小鹏汽车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5月21日,小鹏汽车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营业收入为158.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5.5亿元增长141.5%,较上一季度减少1.8%。
净亏损6.6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3.7亿元,去年Q4亏损13.3亿元,相较而言亏损分别收窄52%和50%。
此外,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总体毛利率为15.6%,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2个百分点;其中汽车毛利率为10.5%,连续7个季度环比提高。
从营收增长、亏损收窄、毛利率提升几方面可以看出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
对此,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财报会议中指出“我认为(业绩增长的)核心是小鹏汽车在组织、产品、营销,以及技术、经营的体系化综合能力不断提高的结果。”
具体来看,首先是交付量创新高。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累计交付9.4万辆,而去年同期为2.2万辆、去年Q4为9.15万辆,分别增长330%、2.7%。
可以说今年一季度是小鹏汽车卖得最好的一季度。作为对比,2024年新势力销量榜上的冠亚军——理想和问界,相较2024年第四季度销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除交付量之外,小鹏汽车今年第一季度在毛利率方面创下了历史新高,达15.6%,超过了同期零跑汽车的14.9%。对此,小鹏汽车副董事长及联席总裁顾宏地表示“我们的成本控制能力大幅增强,汽车毛利率连续七个季度提高。”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一季度汽车毛利率也提升了5个百分点,至10.5%。
一季度的向好让何小鹏看到盈利曙光,并将实现盈利节点定在今年四季度。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小鹏汽车毛利率有所提升,但是其单车均价出现大幅度下滑。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销售收入为143.7亿元,一季度交付9.4万辆,单车均价约15.3万元,而去年同期单车收入为25.4万元。
此外,去年Q2-Q4单车收入分别为22.6万元、18.9万元以及16万元,可见小鹏汽车这一年来单车收入在持续下滑。
除此之外,小鹏汽车还面临着订单波动和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根据计划,二季度将完成5款车型的年款升级或发布,包括小鹏G6、G9、X9等主力车型的改款,以及MONA M03Max版的上市。
短期来看,这些改款车型在短期内可能会导致消费者持币观望,从而影响现有车型的销量。例如,P7+当前订单交付周期已延长至8周,需提升产能消化速度以避免客户流失。
不仅如此,还面临着新势力与合资品牌的夹击。新势力竞争方面,小米旗下第二款车型,也是其首款SUV车型YU7将在今年7月上市,同样理想汽车首款纯电SUVi8也将在7月推出,并以更具进攻性的定价抢占市场。
其中,小米YU7定位中高端市场,预计售价在20万-30万元之间,凭借小米品牌的高性价比和生态优势,可能对小鹏的P7+和G6等车型构成威胁。而理想i8作为理想汽车的首款纯电SUV,定位六座中大型SUV,预计售价在30万元以上,将直接与小鹏G9竞争。
此外,丰田、本田、大众等合资品牌也在加快输出新能源产品,这些合资品牌的新车在价格、配置和品牌认知度上具有一定优势,尤其是在智能化和电动化技术上的快速跟进,或会对小鹏等新势力形成压力。
总体而言,小鹏汽车2025年Q1的稳健增长为全年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其面临的订单波动、竞争加剧等挑战仍需谨慎应对。面对下半年的更大挑战,小鹏汽车需稳固基本盘,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和成本控制,方能实现“四季度盈利”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