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详情

保时捷或退出中国电动车市场 德系豪车在华遭遇"冰河时代"

西街21 | 04-29

19408

销量断崖式下跌敲响警钟最新数据显示,保时捷2024年在华销量同比暴跌28%,仅交付79,283辆;今年一季度颓势加剧,销量骤降42%至9,471辆。面对如此惨淡的业绩,奥博穆坦言:"我们将观察未来两到三年内,保时捷能否在中国以电动品牌立足。"这位同时执掌大众集团的双料掌门人承认,保时捷电动车在华销量"处于较低水平"。

本土军团围剿下的豪车困局造成这种局面的并非经典车型911魅力不再,而是保时捷在电动化赛道遭遇中国品牌的全面围剿。小米SU7 Ultra等国产电动车不仅价格仅为Taycan的三分之一,其1548马力的性能参数甚至超越保时捷旗舰电动车型。尽管小米SU7 Ultra国内售价52.99万元(约合7.3万美元),但与基础款Taycan 91.8万元(12.6万美元)的起售价相比,性价比优势明显。

"不降价"战略遭遇市场寒流面对来势汹汹的中国对手,保时捷选择坚守价格红线。奥博穆明确表示:"我们不会追求销量规模,将维持与品牌定位相符的价格体系。"这意味着即将上市的全新纯电卡宴及其后续电动718车型,仍将保持高端定价策略。在CEO看来,小米等品牌"驾驶体验无法与保时捷相提并论",但市场似乎对此并不买账。

本土化缺失成致命伤与宝马、奔驰等竞争对手不同,保时捷始终未推出中国特供车型。当奥迪推出全新电动子品牌"AUDI",宝马深耕长轴距车型时,这家斯图加特车企仍坚持全球统一产品策略。尽管大众集团宣布2027年前在华推出20款新能源车,但保时捷尚未公布任何本土化产品计划。行业观察人士指出,雷克萨斯LM、别克GL8等车型的成功,印证了深度本土化才是豪华品牌立足中国市场的关键。

供应链优势重构行业格局中国车企凭借原材料采购优势和人力成本红利,正在改写游戏规则。某跨国咨询公司分析师表示:"在主场作战的中国品牌已建立全方位优势,国际车企正面抗衡几无胜算。"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外资品牌选择"打不过就加入"——通过加强本土合作寻求破局,而保时捷的犹豫不决,或许正成为其最大的战略风险。

随着电动化浪潮加速行业洗牌,拒绝放下身段的传统豪车品牌,正在中国市场经历艰难转型。保时捷的进退维谷,不过是这场世纪变革的冰山一角。当"德国工艺"遭遇"中国速度",百年汽车工业的格局或将迎来颠覆性重塑。

水滴汽车公众号
扫码关注,获取更多汽车资讯
水滴汽车
扫码下载水滴汽车APP

热门评论(0)

加载更多

热门车系资讯

更多 >

D7 DMH

12.58-14.58万元

雅阁

17.98-25.98万元

奥迪 e-tron

54.68-64.88万元

杰德

12.99-18.38万元

思域

11.99-16.99万元

  1. 北京水滴交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水滴汽车 京ICP备17030485号-2 京公网备 110101020036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