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D遭遇"水土不服",比亚迪"天神之眼"凭什么征服成都?
w动力 | 03-07
21327
近日,特斯拉FSD在中国路测中因复杂路况适应性不足引发热议,而比亚迪海洋网智驾车型在成都的路测却广受好评。搭载比亚迪最新"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系统的海鸥智驾版、海豚智驾版、海豹05DM-i智驾版、海豹06DM-i智驾版、宋PLUS智驾版等11款车型,以"中国式智能驾驶"技术路线,向外界展示了本土车企对国内复杂城市交通场景的精准掌控能力。
天神之眼:比亚迪的智驾技术"三叉戟"
比亚迪的智能驾驶系统"天神之眼"分为A、B、C三大技术层级,形成覆盖全场景的智驾矩阵:
天神之眼C:主打基础L2级辅助驾驶,以高性价比满足用户对高快领航、代客泊车、紧急制动等核心功能需求;
天神之眼B:强化高速场景表现,支持自动变道、智能限速控制,适配中国特有的隧道群、连续弯道等复杂场景;
天神之眼A:比亚迪智驾技术集大成者,依托"整车全域融合感知+双激光雷达+高精地图"三位一体架构,实现城市NOA(领航辅助驾驶)、代客泊车等高阶功能,被业界视为"最懂中国路况的智能驾驶系统"。
天神之眼C登场:中国智驾的"破局者"
在特斯拉FSD因交通标识误判、非机动车混行等问题屡屡"翻车"的背景下,搭载天神之眼C的海洋网智驾车型,以三大核心突破引发行业关注:
1. 本土化数据闭环,专治"中国式马路顽疾"
基于比亚迪超440万辆新能源车真实路况数据训练,系统对加塞车辆、快递三轮车、行人"鬼探头"等中国特色场景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9.9%,决策响应速度较海外竞品快0.2秒——这恰恰是避免事故的黄金时间差。
2. 独创5R12V12U
5毫米波雷达与12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组成的感知网络,突破纯视觉方案在雨雾天气、逆光环境下的感知瓶颈。成都实测数据显示,暴雨天气下横向穿行电瓶车的识别距离仍可达120米,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3. 车路云协同的"未来基因"
作为首批支持V2X(车路协同)的智驾系统,天神之眼C可实时获取红绿灯状态、施工路段信息,提前500米预判潜在风险。这种"车-路-云"协同能力,正是FSD等海外系统难以复制的本土优势。
行业意义:打破"西方技术霸权"的里程碑
海洋网智驾车型的上市,标志着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完成从"跟随者"到"定义者"的转身:
技术话语权争夺:天神之眼C的千公里人工接管率已降至0.5次,核心指标超越部分海外品牌,证明中国智驾技术无需依赖"外脑";
全系标配重构市场价值体系:海洋网此次发布的智驾车型,以"技术普惠"重塑各级别市场标准;
A00级:海鸥智驾版成为首款7万元级搭载高快领航车型代客泊车功能的A00车型;
A0级:海豚智驾版以67项配置升级,树立行业首个全系智驾的精品标杆;
主流家轿:海豹06 DM-i智驾版搭载第五代DM技术,亏电油耗2.93L/100km,续航超2000km;此次智驾版车型全面升级,全系标配天神之眼 C - 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 100),并搭载智能座舱高阶版-DiLink 100,以高阶智驾与全新交互体验
中高端市场:海狮07 EV智驾版支持城市NOA,激光雷达方案下探至25万区间。
值得关注的是,全系车型在智驾系统升级的同时,保持原有价格体系,真正实现"加配不加价"。以宋PLUS智驾版为例,在维持15万元级定位基础上,新增遥控泊车、智能限速控制等20余项功能。
产业链自主可控:比亚迪秉持“科技为人而生,本应人人可享”理念,依靠庞大的数据支撑、强大的研发实力,再加上垂直整合带来的产业链优势,打破高阶智驾价格壁垒,让高阶智驾 “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海外智驾系统还在为"读懂中国"犯难时,比亚迪海洋网智驾车型已带着天神之眼C登陆成都。这不仅是技术路线的胜利,更预示着智能驾驶领域的竞争规则正在被改写:在中国市场,本土化能力才是真正的"通关密码",这场由中国车企主导的"智驾革命",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