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东北,比你想象中更喜欢绿牌车
驾仕派 | 2023-11-29
20407
作为在成都的“南方人”,我们一直以为东北群众对电动车是毫无兴趣的。结果这次去到吉林长春,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
“东北不能买电动车,因为冬天续航短。”
这种网上的说法影响了无数人,包括我自己。这次去吉林长春,正好是试驾纯电的比亚迪海鸥,我对这个问题就更加关注了。
完全颠覆我看法的,是我去机场的路上,跟网约车师傅的一番畅聊。师傅开的也是一款比亚迪插混车型,当我问是不是因为在东北所以才买的插混。师傅连忙说,插混也买后悔了。我当时不禁莞尔一笑,心想,“果然……”
结果,师傅说:该买纯电的。
我:……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纯电成本更低,即便在冬季11月底,这位师傅在长春,也大部分时候用纯电行驶。100多公里的纯电里程,一天充2-3次足够了。用商用充电桩充电,纯电行驶能做到1毛左右1公里的成本。天气再冷一些,零下十几度的时候,用混动模式,成本也才4毛钱1公里左右,依然比燃油车便宜多了。
但我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充电方便么?零下十几度的时候,充电是不是更慢了。
说着一口纯正东北味普通话,师傅聊起来,在东北三省几个大城市,吉林、哈尔滨、沈阳,再加大连,市区充电桩已经非常多了,网约车充电没问题。但是,到东北的二三线城市,充电桩就很少了,城市充电需求太少。
11月零度左右的气温,充满电半小时左右。零下十几度的时候,充满就得接近一个小时。开纯电车跑网约车的,一天跑3-400公里,充1-2次也足够了,也就是说,并不是那么担心冬天充电的问题。
跟师傅聊完,回想之前我们住的酒店,一排充电桩基本排满充电的场景,一方面更新了我的认知,另一方面,更多是思考。
当下的东北,比我们想象中更接受电动车。
对于网约车而言,电动车/插混车的低成本优势明显。在配套设置完善的城市,能够满足网约车的日常需求。但是,东北的充电设施和电动车使用,因为城市的规模效应,也呈现出绿洲状态,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跟得上需求。
插混车型不仅是在东北城市可以当做大电池混动车,降低使用成本,而且在大西北等广袤地区,也更加适用。
对插混/增程车型的实用化倡议,之前就有。面向的群体就是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区充电桩建设少,长距离驾驶路况多,冬季气温严寒等实际情况。插混车的油耗低、总续航里程长、动力充足的优势,非常适用。并且,越来越多的城市SUV、硬派SUV,开始采用插混系统。在广袤的大西北,快速路上能省油,非铺装路面能撒野的车,是更加符合群众实际需求的车。
从技术层面讲,要在东北、大西北更好的用纯电车、插混/增程车,目前的痛点还是“低温条件加热”的问题。电池在充电、使用过程中需要温度调节,车上乘员需要吹暖风。目前的技术状态下,一旦车辆有加热需求,掉电速度仍是较快的。
目前电池的低温失活特性难以改变,那乘员使用暖风的技术,能不能优先解决?
按现在多家合资品牌的路线图,未来5年,储能更强的固态电池将大规模铺开,且固态电池的低温表现更好。所以,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也必须看到这点,否则以后将失去在严寒地区建立的优势。
东北、西北的市场体量虽然相对较小,但可以是车企重要的增量来源。反过来说,当一辆车应对极端天气表现更好时,那说明这家车企的技术更强,更值得消费者选择。各位觉得呢?
文|吴剑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