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急功近利!北京现代 “慢造车” 背后,藏着怎样的野心?
华山论剑 | 05-12
336090
合资车企又“杀”回来了,这是今年上海车展,汽车行业的普遍认知:
一方面,过去几年逐渐式微的合资热门燃油车,以“一口价”的形式,重新激起消费者的购买热情。燃油车的市场份额也从2024年低谷时逼近 40%,强势回升至上个月的 57%。
另一方面,曾被外界调侃为“杂牌”的合资纯电车,也正以更智能化和本土化的阵容,刷新大众的认知。
仅上海车展期间,大众中国一口气带来了三款更具本土化竞争力的概念车;定位中型纯电轿跑的一汽丰田bZ5预售价仅13万起;东风日产N7满配价格只要17.99万元....新的合资纯电车型不仅价格下探、一步到位,而且在舒适性、智能化等配置上也尽可能满足国人的需求。
可以说,“在中国、为中国”甚至“在中国、为全球”,已经成为合资车企的共识。明年,随着合资 2.0时代新能源车型的到来,合资车企在新能源领域将掀起新一轮的反攻战。
而就在大部分车企在上海车展使尽浑身解数吸引关注的时候,有家车企却选择了不走寻常路。它就是北京现代。
事实上,在上海车展前夕,北京现代也在上海举办了“品牌战略沟通会”,不仅正式发布“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战略,还首次揭秘了旗下首款纯电平台SUV——ELEXIO的真容。
只不过,官方要求对新车进行保密,到五一假期结束后才对外公开。
这种不跟风、不随大流的宣传策略,一方面彰显了北京现代对技术、产品的绝对自信——当其他品牌还在为抢占流量风口仓促出牌时,北京现代以更从容的姿态,向市场传递一个信号:电动化反攻,并不是跟风之举,而是技术储备成熟后水到渠成的亮剑。
另一方面,也说明不同于其他合资车企不惜用与自主品牌“同质化”车型的激进打法抢占市场,北京现代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全球格局和战略定力。
具体来看,在燃油车方面,北京现代虽然亦紧跟市场潮流推出 “一口价” 车型:第五代胜达17.98 万元,全新途胜L、第十一代索纳塔以 11.98 万元起售,库斯途更是打出13..98 万元的亲民价格,但依旧坚持基本的利润底线,没有因为市场竞争而放弃自我发展。
在新能源赛道,北京现代也早已开始悄然布局,此次亮相的 ELEXIO 正是其电动化转型的关键一步棋,该车型既继承了现代汽车E-GMP纯电平台的技术大成,又集结了宁德时代、毫末、大疆等中国最优秀的供应链,可以说是“全球标准+中国定义”强强联合的作品。
早在去年底,现代汽车就宣布与北汽共同增资80亿元,彰显了其不放弃中国市场的决心。在上海车展前的沟通会上,北京现代常任副总经理李双双再次强调:“任何跨国企业都不会放弃中国市场,北京现代更不会。”
从产品布局到增资合作,北京现代通过一系列举措,既强调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满足了中国市场日益丰满的用车需求,又与现代汽车全球战略相呼应,深度契合赢在未来的长期主义发展路线。
1、体系实力铸就品牌自信,80亿注资助力“慢造车”理念持续推进
在其他车企已经接连出招迎战电动化转型时,北京现代何以能如此从容地落子新能源,其底气或许来源于其生来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首先,北京现代的两大股东方都是实力雄厚的全球性车企。
现代汽车集团作为全球前三的车企,拥有57年造车历史,在燃油、纯电、混动、氢能等多赛道全面布局,并涉足eVTOL商用飞行器、波士顿动力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而北汽集团作为连续12年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是中国最早布局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的先驱。
基于两大股东的实力加持,北京现代深耕中国23年,累计投资超1200亿元,拥有1200万用户基盘,450家服务网点,凭借“Quality +”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实现了“超低事故率”的安全性和“单车超百万公里”的耐久性,得到 J.D.POWER 等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多年蝉联“车辆可靠性研究”第一名。
其次,2024年底,股东双方增资80亿元,再次为北京现代注入了信心。
李双双透露,这笔资金将重点投入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及渠道升级,目标直指“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全新战略。
他同时强调:“北京现代不是一个网红品牌,不为博眼球、卷流量,也不会喊口号,要做的是‘慢造车’,要打造的是具有‘新质力’的产品”。
这里的“慢造车”指的并不是转型的速度,而是拒绝急功近利,一切为“产品安全”、“用户安全”为前提的造车理念,这体现的是北京现代对用户负责任的态度。
ELEXIO长达5年的研发周期就是“慢造车”理念最好的体现,这份对产品的执着,在一些新势力试图把研发周期压缩到一年甚至半年时,显得尤为可贵。
以“慢造车”为理念追求品质至上,是北京现代坚持的底线原则,在这个前提下,北京现代也在积极推动技术协同,把本土化战略作为北京现代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抓手。
一方面,北京现代通过成立中国战略事业部,实现组织架构的深度调整;另一方面,北京现代正在与宁德时代、大疆、博泰、毫末等国内领先技术企业达成合作,将中国最前沿的智能科技融入产品设计。
比如,北京现代与宁德时代合作研发的CTP无模组电池包及NP无热扩散技术,不仅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更从根本上解决了用户对电池安全的担忧;与毫末智行合作开发的L2+级组合辅助驾驶系统,基于中国路况数据深度训练,确保了智能驾驶功能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在此基础上,北京现代正在加快丰富本土化新品体系,未来四年每年都会推出2-3款新能源车,涵盖轿车、SUV、MPV等车型,实现纯电、混动、增程全覆盖。
2、燃油和新能源双线布局,ELEXIO只是“开胃菜”
从产品布局看,虽然北京现代将2025年定为新能源品牌元年,决定通过首款纯电平台SUV ELEXIO宣告向智电时代转型的决心,但相较于2026开始每年2-3款新能源产品的猛烈攻势,2025年的布局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前哨战,为后续的全面反攻奠定基础。
这个储备,体现在燃油和新能源两个层面。
在燃油车领域,北京现代年初就针对全新途胜L、库斯途等热门车型推出一口价政策,在消费者愈发理性的当下,通过透明且实惠的价格快速重塑信任,为新能源转型释放资源与精力。
成效也非常显著,资料显示,北京现代3月销量达19710台,环比劲增65%,其中库斯途稳居20万以内MPV销冠,全新途胜L以231%的增幅领跑细分市场。
而在新能源方面,ELEXIO的全球首秀已经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
原因在于它不媚俗,不是用技术堆砌的方式给产品打补丁,而是基于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打造了自成一派的产品体系。
设计一直是北京现代的优势所在。
北京现代ELEXIO的诞生,再一次将传统造车底蕴与创新科技完美融合,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竞争力。
ELEXIO的命名源于英文单词“ELECTRIC”的创意变形,既彰显纯电基因,又传递出北京现代为用户提供大众化电动出行体验的决心。
外观设计上,ELEXIO的设计巧妙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例如日间行车灯的设计灵感源自象征幸运的水晶理念,并将中国人偏爱的数字“8”融入灯体造型,赋予车辆独特的文化内涵。
车头宽大的位置灯与保险杠下端硬朗的造型相得益彰,精准诠释了BOLD PREMIUM风格的力量感;车侧通过缩短前悬、增加轴距的设计,搭配20英寸轮毂,营造出雄壮而可靠的视觉形象;车尾则运用高科技图像元素的刹车灯和防滑板设计,展现出未来感与高级质感的平衡。
这种从细节处彰显品质的设计哲学,正是ELEXIO作为“新质力”代表的核心体现。
当然,相较于设计,ELEXIO更加可贵的,是它对安全和性能的坚守。
作为基于E-GMP纯电平台打造的SUV车型,ELEXIO拥有一套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车身底盘采用8横7纵网格结构的电池保护平台,通过增大车身尺寸为电池预留充足的碰撞缓冲空间,不仅满足中国市场碰撞标准,更通过了澳大利亚最为严苛的碰撞安全测试。
同时,得益于E-GMP平台的塑造,ELEXIO也能凭借卓越的底盘系统、制动性能、深度降噪以及精湛的驾乘调校技术(R&H),呈现出更为高级的车身动态表现、出色的操控性能,以及车身与转向动作完美融合的一体感转向性能。
在此前的冰雪测试中,ELEXIO在冰雪路面70km/h刹停距离仅为49.7米,单侧积雪路面80km/h刹停58.6米,以远超同级车型的表现,消除了当前消费者对电动车“刹不住”的性能焦虑。
续航与补能同样是新能源用户的核心痛点。ELEXIO在常温环境下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可实现27分钟将电池电量从30%充至80%,且与国内99%以上的充电运营商兼容,充电成功率达100%。
这种“真续航”实力,不仅是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对用户承诺的兑现。
在“华山论剑V”看来,ELEXIO只是开始,相较于对市场的野心,它更大的意义在于让中国消费者看到北京现代在电动领域的实力。
3、以全球资源反哺中国市场,合资车企有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在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中,成本控制能力与规模效应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我们看到,近几年中国车企大举开阔海外市场,在欧盟关税的压力下也不曾退缩,一方面是为了中国汽车工业正名,另一方面是希望跳脱国内的内卷环境,在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增长极,以规模效应实现成本递减。
同样的,合资车企也纷纷意识到了这个市场变化,包括北京现代、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等企业都已经宣布要将中国打造成全球出口基地,以全球销量反哺本土发展的战略方针。
北京现代更是提出了,2025年力争实现翻倍,全球出口乘用车10万的销量目标。
必须承认,北京现代在海外市场征战多年,拥有完善的渠道布局和较高的品牌认知度,这是中国本土车企难以比拟的优势。
以现代汽车为例,其已经连续3年销量稳居全球前三,2024年全球销量高达723万辆,尤其是在欧洲、北美等成熟市场已经建立起稳定的销售网络和用户群体。
通过将中国本土生产的汽车推向全球市场,一方面,北京现代能够扩大生产规模,优化供应链实现降低单位生产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全球市场的反馈能够促进产品的优化升级,形成产品迭代的良性循环。
当中国新势力车企还在为开拓海外市场而努力时,北京现代已经能够借助全球资源,实现成本与品质的双重提升。在供应商资源逐渐趋同的情况下,这种全球视野下的规模效应,将成为其与自主及新势力品牌竞争的重要砝码。
结语
在这场合资品牌的新能源反击战中,北京现代用ELEXIO证明:真正的竞争力,不在于一时的流量狂欢,而在于对品质的坚守、对技术的敬畏、对用户的真诚。
从现代汽车集团的全球化技术储备,到北汽集团的本土化创新能力;从80亿注资的战略定力,到ELEXIO长达5年的匠心打磨,北京现代的电动化转型,展现出强大的体系化能力,以及现代参与中国市场竞争的决心。
明年,将是合资新能源集体发力的年份,而现代ELEXIO将于今年第三季度率先发力,重塑合资新能源的价值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