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详情

小米汽车的“自研”,神话还是笑话?

驾域AUTO | 01-05

20908

雷军第一场关于小米汽车的技术发布会,大概就领教了汽车圈的水有多深。

争议的焦点,除了SU7撞脸保时捷,更多的质疑围绕小米发布的几项核心技术。例如小米号称自研的“超级电机”——21000转V6系列超级电机,工信部公告显示是来自于联合电子。更大的“王炸”27200转的V8s超级电机,据说是来自汇川技术,一家成立了20年,聚焦在新能源、机器人、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科技公司。

网友有话说,如果都是“买买买”,你小米自研的东西在哪里?你嘴上说“尊重科技”,你真的尊重了吗?

但是要我说,其实小米这场发布会,到底有多少自研的东西,目前是一件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事情。因为网友的结论,可能只是认识上的误区。

小米的自研,含金量有多高?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笔者,据他了解,联合电子和汇川,目前确实有21000转电机和27000转的电机产品或方案,“甚至也向其他主机厂推广过”。

但是,小米的这两套超级电机是“自研”还是买来的,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

在汽车行业,有一种惯常的操作手法。主机厂开发出某项核心技术,将图纸和参数交给零部件配套工厂代工生产。该零部件工厂生产的该项技术产品,除了返销给提供图纸的主机厂,挣一份“代工费”之外,也可以同时向其他主机厂推销这项技术或产品,前提是跟提供技术的主机厂签好协议。每卖出一套产品,提供技术的主机厂,要从中收取一笔“专利许可费”。

所以有一种可能是,小米发布的这两套超级电机,真的是100%自研的,然后交给联合电子和汇川来代工。联合电子和汇川拿着图纸,再去找其他主机厂推销,小米在背后还可以再挣一份钱。举个例子就是长安和青山的关系。青山的很多产品实际上是长安自研的,除了长安自用,青山也拿来给其他主机厂做配套,每卖一套,长安还能再挣一份钱。

至于小米SU7的工信部公告上显示发动机生产企业是“联合电子汽车有限公司”,就得出小米是“买买买”的结论。这个逻辑也不对。因为工信部公告只能备案是谁生产的,但不能证明技术是谁提供的。

当然网友猜测的也是一种可能,小米直接将供应商现成的产品拿过来,包装一个“超级电机”的名字,然后宣布是自研的重大技术突破。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前提是,你要摆平供应商不要乱喊乱叫。但这种无下限的做法在汽车圈即使放在新势力品牌身上,也未免过于惊世骇俗。至少就笔者接触过的品牌,如果图纸和样品是供应商给现成的,主机厂参与了前期的立项调研和后期的测试和验证,一般也只会在PPT上介绍技术功能而不提来源,最多也就冠以“联合开发”,更不敢大张旗鼓宣称“自研”。

笔者倾向第三种可能,就是小米与供应商同步开发。小米从项目立项就开始介入,给钱给设备给团队,联合供应商一起搞,包括后期的可靠性验证都是在小米SU7上,联合双方工程师一起完成。最后的知识产权归小米,小米再设置一个“技术保鲜期”(可能是一年到三年也可能不设置),保鲜期一过壁垒撤销,供应商就可以向其他主机厂进行推广,小米再挣一份钱,或者干脆就免费。

从雷军在发布会上说的,27200转的V8s超级电机,小米为这款电机已经申请了155项专利,其中已授权60项。以及小米和首钢建立了技术联合实验室,来开发“960MPa最高强度特种硅钢片”这些细节来看,你说小米全靠“买买买”,显然也不实事求是。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技术的知识产权归谁。如果是联合开发但知识产权归小米,从产权和法律的角度来说,小米宣称“自研”完全没毛病,甚至以汽车圈的公序良俗看,也是不违背的。

但如果对外宣传改称“联合开发”,宣传的震撼效果显然就达不到,技术颠覆的人设就立不起来。所以“自研”是必须的,但可能跟我们传统理解的、燃油车时代主机厂核心动力总成的“自研”(从开发到生产一条龙全包),内涵有差异。

可能让小米也没想到的是,在新势力车企普遍背负技术原罪的舆论环境下,你越强调“自研”,越惹人拿放大镜来审视,舆论对抗越强烈。

所以这大概就是新势力造车的宿命吧。时间紧、任务重,调子还不能起低了。一亮相就得摆出“颠覆行业”的姿态,一上来就得是无数个“第一”和“最”来撑起PPT,一入行就要三年时间就走完别人五年八年甚至十年走完的路。小米作为新势力的后来者,从正式跨界造车到如今过了1000来天,这种“急”也是写在脸上的。

这种“急”也表现在技术开发的超前性上。事实上,27000转或3000转以上电机,相比行业主流的20000转左右的电机是否是“更优解”?目前在行业里也有争议。业内人士告诉笔者,27000转电机并不难,在一些主机厂实验室里也已经有了样品,但没有投入量产是因为本身的性价比不高。有两个原因,一是做到27000转,转子容易爆裂,需要通过一些特殊工艺和材料来实现,对应材料和制造成本增加。二是对于效率本身也是“负效果”,转速越高,电机本身和传动系统的损失也越大。此外走到20000转左右,性能角度是正收益(转速越高收益越大),但走到20000转以上,性能也逐渐变成了负收益。

“所以业内对27000转和30000转电机,在功能化上的效果和实现的必要性上,是有争议的,会带来更多的风险,收益也不明显。”

大的方向来说,行业共识是走到20000转左右,达到性能、效率的最优平衡点。“做到27000转或30000转,唯一好处就是可以把功率做得很好看。”

27200转的小米V8s超级电机目前公布的最高功率是425kW(578匹),比极氪007最大422匹,超了37%。目前小米宣布下一代电机的转子,已经成功实现 35000转的最高转速,功率估计会直逼700匹,已经超越了目前一些高性能双电机四驱的功率总和。从官方介绍来看,应该是通过碳纤维“激光固化缠绕工艺”来保证转子在高转速下不会爆裂。

抛开是不是真的自研这个话题,至少小米搞的东西是超前于行业共识的,带有风险很大的试验性质。不管是不是真的有商业价值,抑或宣传噱头的意味更大,不管最后成了神话还是笑话,至少敢于在同行不看好的前提下率先吃螃蟹,可能这就是小米带给汽车圈的价值吧。

小米真正的自研实力是什么?

跟很多人预期的不一样,雷军的调子起得很高,“尊重技术”,“不会是9.9万,也不会是14.9万”,背后潜台词,SU7不会太便宜。

笔者原本预期小米首款车型应该是20万以下,低配在15万以上,以低价杀入颠覆市场格局。但从SU7公布的各项技术参数来看,更准确的预估应该在20-25万之间,甚至四驱版上摸到30万,对手锁定比亚迪汉、极氪001、007、蔚来ET5等。这块市场虽然绞杀激烈,但市场规模和用户群体都已经非常成熟,产品力到位,月销5000-10000台还是有想象空间的。

小米这次自研技术发布,覆盖了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五大领域,且拿到了多项的“第一”和“最”。对一个从2001年才开始正式进入汽车业的新品牌来说,这个效率可谓惊人。这当然不可能是小米自己一点一滴白纸上画出来的,中间少不了“买买买”。通过收购投资来换取技术和时间,也是小米一直以来擅长的。

据了解截至目前,小米或雷军旗下的小米集团、 顺为资本、小米产投、小米智造这四家投资机构,已经投资包括智能驾驶、三电、零部件、电池、热管理近百家汽车上下游供应链企业。例如2021年收购深动科技,奠定小米智能驾驶的团队基础。以股权投资方式快速构筑产业链生态,这是小米能用3年时间就拿出首款量产车的核心基础。

在小米擅长的操作系统部分,小米也结合自身手机操作系统上的研发积累,将汽车和手机操作系统积极打通。2021年小米启动汽车OS研发,2023年10月发布的澎湃OS,将手机端MIUI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Vela OS、全自研操作系统Mina OS和小米汽车OS相互融合,九九归一,为未来小米包括汽车、家电、手机在内所有设备实现互联实现了底层打通。首款车型SU7上的操作系统便是以澎湃OS为基础的统一视觉交互体系。除了连通手机,小米Pad也可以挂接上车,成为第二块、第三块生态扩展屏,让车内实现五块屏联动交互。

和华为找人代工不同,小米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建工厂,总产能30万辆,同时大量招聘整车、三电、底盘、内外饰等工程师人才,目前工程师团队规模已经达到3400人。和华为一样小米也要自营渠道,车将来也要摆到自己的商场终端。

小米和华为一样,庞大的手机用户群体、品牌影响力、渠道资源、研发能力和充沛的现金流,构成其进入汽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在所有的能力项中,小米和华为一样,对于用户需求的分析和打造爆款的产品定义能力,这种成功的快消品思维是其最核心的竞争力,这种“玄学”也是钱和时间堆不出来的能力。从M7的起死回生和M9的一炮而红,就能看出华为这种“玄学”的威力。小米在汽车圈,无疑也具备这种潜质。在我理解,这才是小米真正的自研实力,别人学不走也买不到。

只不过问题是,快消品思维只能培养出快消品用户,忠诚度壁垒和情感阈值极低,打鸡血一般无节制的“追新”反过来倒逼车企不断加快节奏,让整个行业陷入无休止的内卷和狂躁,传统美德纷纷崩塌。快消品思维,不知是拯救了汽车业,还是毁掉了汽车业。

驾值观

说到最后,纠结到底小米是不是自研,有多少含金量的自研,并没有太大意义,手握钞票的潜在买家也不会在乎。当所有的技术壁垒都可以用收购+自建来快速突破或构筑,当华为和小米用快消品思维来一轮轮突破汽车业的周期和藩篱。你不得不承认,整个汽车生态的游戏规则已然改变。车企核心竞争力最终抽象为五个字:造车方法论。

用道家的话讲叫“万法归宗”。 万事万物变化多端,但其本质不变,最终都归于道。这个道,就是对消费心理的把握,对人性的洞察,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爆款产品定义能力。从这个逻辑上讲,擅长打造爆款的小米,造车是很难失败的。

更何况,相比“就为闻个汽油味儿”的的某大佬、到“一帮臭搞技术的”的某大佬、再到“把自燃从字典里抹去“的某大佬,再到“1000万以内最好”的某大佬,雷军的态度至少是谦虚甚至是谦卑的。这不免让人心生好感。

长角的不是食肉动物,谦虚的人,往往做事更靠谱。

水滴汽车公众号
扫码关注,获取更多汽车资讯
水滴汽车
扫码下载水滴汽车APP

热门评论(0)

加载更多

热门车系资讯

更多 >

D7 DMH

12.58-14.58万元

雅阁

17.98-25.98万元

奥迪 e-tron

54.68-64.88万元

杰德

12.99-18.38万元

思域

11.99-16.99万元

  1. 北京水滴交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水滴汽车 京ICP备17030485号-2 京公网备 11010102003639号